沈知意起身去灶台重新烧水。水开后她取出新炒的桂语茶,泡了一盏递给裴砚。茶汤清澈,叶面浮现出细密纹路,像是春水分流的痕迹。
阿斑不知什么时候跳上了窗台,一直盯着外面巷口。它耳朵竖着,尾巴贴紧身体,不像平常那样放松。
沈知意看着猫,低声说:“它昨晚就没睡踏实,来回走动了好几次。”
裴砚端着茶没喝。他盯着茶面看了一会儿,说:“这事不能靠公开对峙。我们得知道是谁在背后推。”
“小林负责技术追踪,”沈知意说,“你那边有没有认识的行业信源,能打听最近有没有人打听我们的事?”
裴砚点头:“我可以去问问。”
“我不打算加快宣传节奏。”她说,“原计划不变,清明茶照常寄出。但我们不再公开发布进展。”
小林在电话里问:“那用户投稿还收吗?”
“收。但不再公示入选名单,也不做公开推送。”
“你是想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反应?”
“是。”她说,“乱的时候,最忌跟着乱动。”
三人达成一致:成立临时核查小组,暂停所有新品预热动作。小林负责追查信息源头,裴砚联络业内关系排查异常动向,沈知意则通过日常茶会观察村民的真实反馈变化。
不做声明,不删帖,不回应质疑。只查,只看,只记。
沈知意走到院中,手里拿着三十七份未寄出的包裹清单。桂花树被风吹得晃动,一片湿叶落在她肩上。她没抖落,目光停在墙头。
阿斑蹲在那里,头朝镇口方向,一动不动。
裴砚离开时没走正门。他把《岁时广记》重新包进布袋,袖中药包贴着手腕,温度刚好。他拐进侧巷,脚步平稳,穿过两条窄道后停下,从内袋掏出一张折叠的便签。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墨迹较新。
他看了眼四周,收起纸条,继续前行。
小林关掉所有公开页面。他新建一个加密文档,命名为“影源追踪·第一阶段”。光标在空白页闪烁,他输入第一行字:“Ip聚合点位于城南数据中心,跳转路径共三层,始发终端疑似使用动态伪装。”
耳机里传来信号定位的滴答声。他戴上耳机,调高音量,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滚动。
沈知意回到案前,打开木箱。昨夜写的稿纸安静躺着,最后一句是:“真声不怕静,怕的是跟风而鸣。”
她合上箱子,把钥匙放回陶罐。
外面雨停了。阳光照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反着光。
阿斑突然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