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砚从包里拿出一本旧书,封皮写着《岁时广记》。他翻开一页,指着一段批注:“古人过清明,不只是扫墓,也是整理心事的时候。你说的‘未寄出的信’,正好应这个时节。”
沈知意接过书,看到扉页有一行小字:“岁有所依,心有所寄。”
她合上书,轻轻放在桌角。
当天下午,沈知意重新铺开纸笔。小林把整理好的三十份投稿递给她,都是关于“没能说出口的话”的故事。她一篇篇看完,放下笔,闭眼坐了很久。
傍晚,雨开始落。细密的水珠打在屋檐上,滴进陶盆。
她写下标题:“清明雨,未寄出的信”。
阿斑趴在一旁,尾巴轻轻摆动。砚台边缘还带着体温,像是有人刚刚用过。
小林站在门口看了会儿,转身回去整理文档。他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回音档案·清明卷”。里面存了三十七条匿名记录,按情绪类型分了类。他检查了一遍关键词标签,点击保存。
电脑右下角显示时间:19:42。
裴砚离开茶铺前,把《岁时广记》留在案头。他看了眼窗内灯光,袖中药包微微发烫。他没敲门,转身走入雨中。
沈知意写完最后一句,把稿纸折好放进木箱。窗外雨势渐大,青石板路泛起水光。她走到院中站定,雨水落在脸上,凉得很清楚。
创新不是越做越多。
是越走越深。
小林关掉电脑,手机屏幕亮起。壁纸还是那张“想奶奶”的卡片照片。他打开新文档,在标题栏输入两个字:回音。
然后敲下第一句话:
“我们收到了四十三个故事,现在要还回去一个。”
雨水顺着屋檐流下,砸在台阶上碎成几瓣。
阿斑抬起头,耳朵抖了一下。
灶上的壶开始冒汽,一声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