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适应求发展(2 / 2)

“中东呢?”沈知意问。

“我问过了。”第三个说,“他们喝茶讲究仪式感,也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们可以建议拼配薄荷,一家人围坐一起喝。”

沈知意点头:“那就写三份饮用指南。不用术语,不说功效,只讲场景。”

三人开始动笔。删掉“调和阴阳”,改成“饭后一杯,肚子舒服”;删掉“静心宁神”,换成“工作累了,停下来喝一口”。

裴砚来取初稿时,带了一支红笔。他看了一会儿,在“养生”两个字上画了线。

“这个词容易让人误会。”他说,“统一改成‘调息宁神之饮’,更准确。”

“可外国人能懂吗?”有人问。

“翻译会处理。”裴砚说,“但原文必须清楚。我们不说假话,也不让人误解。”

傍晚,三份指南初稿完成。沈知意把它们钉在一起,放在桌上。阿斑走过来,鼻子蹭了蹭纸角,然后蜷在旁边睡了。

她走出茶坊,坐在祖屋檐下。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带着凉意。手稿最后一页还握在手里,上面是她刚写的几句话。风吹起纸角,她没有去按。

裴砚在书坊灯下重新核对译文。他把“养生”替换后,又检查了一遍标点。落笔很慢,每一处都认真确认。

三位年轻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没人再提“成功”“认可”这些词。他们把笔记塞进包里,路上低声讨论明天要不要再去村里找人聊。

阿斑一直没醒。它伏在沈知意膝头,胡须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像守着一个还没说出口的答案。

茶坊的灯熄了。院子里只剩桂花树影轻轻晃动。

沈知意站起身,把手稿放进木箱。她抬头看了看夜色,远处山影模糊,却轮廓清晰。

裴砚合上笔记本,把文件夹收进抽屉。他吹灭灯,走出书坊,顺手带上了门。

三个年轻人骑车穿过村道,车轮压过小石子,发出细碎声响。

茶未出口,心先入境。

沈知意坐在石凳上,手里捏着一片干薄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