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巧合。”他说。
沈知意写下一句话:“若真有问题,该有人亲身试饮才可言感受。如今未上市已有‘体验’,唯造假耳。”
裴砚接过去,在
他们知道,对方不想打品质战,而是想打心理战。只要团队内部动摇,口碑就会崩塌。
果然,第三天上午,两个年轻传承者来找沈知意。他们问得很小心:“网上那些事……是不是有点影响?我们家里人也在问,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沈知意没提网络风波。她带着他们去东棚,打开三个密封罐,分别倒出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达标茶样。她现场冲泡,三杯摆在桌上。
“颜色清亮,香气稳定。”她说,“每一泡都经过四轮筛选,两次检测。我们不做看不见的事,也不怕看得见的人。”
她把检测报告递给他们看。水分、灰分、农残项目全部合格。感官评审表上,三位评委给出的评分连续上升。
两人沉默地听着,最后点点头走了。
散会后,裴砚走进来,递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账号的共性:都曾互动过同一家企业的直播,其中两个还转发过对方促销活动。
沈知意盯着那张纸条看了很久。她走到书案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风起于青萍之末。既然来了,便不必藏。”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向窗外。月光落在桂花树上,枝叶间露出那只老旧木箱的一角。箱子静静立在那里,像是等她回去写字。
她起身走过去,打开箱盖,取出一张新纸铺好。毛笔蘸墨,她开始写今天发生的事。写到一半,笔尖顿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什么。
同一时刻,阿斑从角落跳上桌子,耳朵竖起,盯着门外。
沈知意停下笔,听见远处传来轻微的敲击声,像是竹竿碰地,断续两下,又没了。
她没起身去看。只是把写好的纸页折好,塞进木箱深处。
裴砚坐在书坊灯下,正把最后一组数据导入表格。药包放在桌角,他摸了摸胃部,继续往下核对。
沈知意吹灭灯,院里陷入黑暗。只有桂花树影横在地上,风吹过时,叶子抖了一下。
她的手搭在木箱边缘,指尖触到一丝凉意。
远处,村口的小路尽头,一道模糊的轮廓转身离开,脚步踩在碎石上发出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