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茶推广(2 / 2)

沈知意抬眼看向裴砚。他站着,手扶茶铫,目光沉静。她收回视线,道:“我们可以接单。但有一约——每批茶,必由我亲手炒制,绝不外包。”

陈掌柜笑了,“正因如此,我才敢订。”

裴砚补充:“每月供货量先定五十斤。若需增加,须提前半月告知,以便组织采青。”

“口头为凭?”陈掌柜问。

“以信为凭。”沈知意答。

陈掌柜收起笑容,郑重点头。临行前,他取走一小罐茶样,用油纸包好,揣入怀中。“我要让同行尝尝,江南深处的春天,是什么味道。”

雨停时,天已擦黑。沈知意回到桂语斋,点亮油灯,翻开新账册。她提笔写下:“枫桥镇陈掌柜,订‘桃溪春韵’五十斤。”墨迹匀净,笔锋未颤。

她合上册子,目光落在陶罐上。月光穿过桂花枝隙,映在罐身,隐约可见一道细纹,如叶脉蜿蜒。

与此同时,裴砚在书坊整理明日要送的文书。他将一份誊抄的《茶经》片段放入布袋,又检查了驿车行的签单。巷口传来脚步声,轻而熟稔。

他知道,她今夜不会再独自一人回来。

他放下笔,伸手摸了摸挂在墙上的木匾。漆面温润,四个字清晰可见:一生同行。

油灯晃了一下,他抬头,看见窗纸上映出一个人影。她停在门外,手里提着一只小陶罐。

他起身开门。

她没说话,只是将陶罐递给他。罐口封着麻纸,上面压了一片干桂花。

他接过,指尖触到她的手背。很凉。

“明天。”她说,“你带这个去驿车行。”

他点头,“好。”

她转身要走,他又叫住她:“茶名,要不要改?”

她回身,月光照在她眉间,“不改。就叫‘桃溪春韵’。”

他笑了,“那我刻块新匾。”

她没应,也没走,只是站在檐下,望着巷子尽头。

风吹动桂花枝,一片叶子飘下来,落在她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