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文化交流(2 / 2)

一位戴圆框眼镜的专家端杯细察,眉头微动。“沈女士,此茶不仅香型独特,更似能牵动记忆。是否添加了某种植物萃取?或是特殊发酵工艺?”

沈知意抬眼,见裴砚已悄然握紧了袖中的册子。

她微笑:“没有配方,也没有秘法。茶若真有什么特别,或许是它比我们更记得一些东西——记得春天怎么醒来,记得某个人曾在树下等过谁。”

她顿了顿,又添一句:“您刚才喝到的,是不是您十五岁那年,第一次独自看守茶山的那个雨夜?”

专家怔住,杯悬半空。

“那时您怕黑,点了一盏油灯。灯芯爆了个花,您吓得差点打翻茶锅。可后来,您就再也不怕了。”

人群无声。良久,专家缓缓放下茶杯,声音微哑:“……确有此事。我从未对人提起。”

掌声由稀疏转为热烈。

裴砚此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古籍中有言,‘茶通幽微,非智识可测’。它不治病,不解厄,只是让人在某一刻,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我们整理这些残卷,不是为了复原文字,而是为了让后人知道——有些东西,值得被记得。”

他说完,将《江南节令考》轻轻合上。

展示结束,日影西斜。沈知意收罐入篮,指尖抚过标签上的墨迹。她未说话,裴砚也未问。两人并肩走出广场,脚步一致,节奏安稳。

陈婶在街口招手:“晚上来吃鱼!新腌的酱豆炖江鲈,就等你们!”

他们点头,未停步。

归途沿溪而行,晚风拂面,带着水汽与远处桂花的气息。裴砚抱着木匣,袖口不知何时沾了片桂花叶,随步伐轻轻颤动。

沈知意忽觉篮中瓷罐微温,像是还留着掌心的热度。她放慢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镇中心的方向。

祠堂屋脊已隐在暮色里,唯有旗幡轻摇。

她转身继续前行。

前方村道蜿蜒,祖屋尚远,但桂花树的影子,已在地上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