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他迅速将切好的食材下锅,同时眼睛紧紧盯着火候,手中的锅铲不停地翻动着食材,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张师傅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指点道:“苏炙,你这火候稍微大了点,食材容易焦,注意调整一下。”
苏炙连忙点头,迅速调小火候,感激地说道:“多谢张师傅,我这就注意。”
李师傅也凑过来,看着锅中的食材说:“你这调料放的顺序还可以再讲究些,先放生抽提鲜,再放老抽上色,这样味道会更醇厚。”
苏炙一边按照李师傅说的调整,一边认真回应:“好嘞,李师傅,我记住了,多亏您提醒。”
每一个步骤他都小心翼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遇到不懂的地方,他还会主动向大厨们请教:“王师傅,您看我这道菜的口感怎样才能更嫩滑些?”
王师傅思索片刻,回答道:“你可以在食材下锅前,先用淀粉和蛋清抓匀,这样能锁住水分,口感自然就嫩滑了。”
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在大厨们的悉心指导下,苏炙学会了不少本事。他对烹饪的理解愈发深刻,厨艺也有了质的飞跃。
大厨们看着苏炙的进步,纷纷竖起大拇指:“苏炙这小伙子,学得快又肯吃苦,将来肯定有出息。”苏炙听后,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动力,对未来的厨师生涯也愈发期待。
尽管没有系统的学习机会,可苏炙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将大厨们做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种调料的用量都深深记在心里。很快,他就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
之后,他开始辗转于各家餐厅,学习每家的特色。他把从不同地方学到的精华,融入自己的理解中,竟然研究出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凭借着这份执着与天赋,苏炙开始游走在各个美食大赛赛场。
在第一场“岭南美食新秀赛”中,初赛现场气氛紧张,选手们个个神色专注,厨房内各种烹饪器具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苏炙站在操作台前,看着周围的竞争对手,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稳住。”他选择了一道经典粤菜“白切鸡”。
“这鸡可得选好咯,清远鸡的鲜嫩,那可是这道菜的关键。”苏炙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精心挑选新鲜的清远鸡。
将鸡放入加了葱姜和料酒的沸水中,他盯着火候,喃喃道:“先大火煮至断生,可不能心急。”
周围的观众和评委们都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位观众忍不住小声说:“这小伙子看着挺沉稳的,不知道手艺咋样。”
旁边另一位回应:“看他选鸡的手法,应该有点本事。”
随后,苏炙转小火慢焖,期间他时刻关注着火候与时间,凭借着平时积累的经验,精确地把控着每一个环节。
当鸡出锅时,皮黄肉白,肥嫩鲜美,鸡皮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评委们品尝后,其中一位评委点头称赞:“这鸡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皮滑肉嫩,不错。”
其他评委也纷纷附和,苏炙顺利晋级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