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变革(2 / 2)

二人正要退下,宋应星忽然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二位大人赴漠南建功,臣亦有一事相求 —— 臣此来,是想向陛下推举一人。”

朱由检眼睛一亮,探身问道:“宋卿推荐何人?竟是让你这般郑重。”

“陛下召见便知。” 宋应星躬身回话。

不多时,内侍领着一人走进殿中。来人是位四十许的老汉,粗布短衫上还沾着渭水畔的湿泥,裤脚卷起,露出被水泡得发红的脚踝,神情却沉稳刚毅。他走到殿中,扑通跪地,朗声道:“臣张国维,参见陛下!”

“张卿!” 朱由检猛地起身,脸上满是喜色,“你来得正是时候,如鱼得水啊!如今西安欲兴水利、开沟渠,正缺你这般治水奇才,有你在,朕便无忧矣!”

张国维愣在原地,眼中满是诧异,随即叩首道:“陛下竟知臣治水之能?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恩!” 说罢还下意识抓了抓后脑勺,神色略显局促。

朱由检哈哈大笑:“天下贤才,朕岂能不知?治水之事,便全权托付给你与宋卿了。”

“臣遵旨!” 宋应星与张国维齐声应道,躬身退向殿外。

“妙!” 刚踏出御座前的丹陛,宋应星便大喜过望,一把拉住张国维的手往外走,“若此事有成,西安工坊便能大展拳脚,国维兄功劳比天都大!快快快,莫误了时辰,快走快走!”

张国维被他拽得一个趔趄,连忙稳住脚步,笑着跟上:“稚璜兄莫急,治水需循序渐进,我已探好河道走势,只需调配妥当便可开工!” 二人推推搡搡,脚步声渐渐远去。

殿内只剩朱由检与侍立一旁的王承恩,晨光将皇帝的身影投射在舆图上,映出一片深沉的轮廓。朱由检望着散去的众臣方向,缓缓开口:“承恩。”

“老奴在。” 王承恩躬身应道。

“你携朕口谕,去一趟漠南。” 朱由检转过身,目光凝重,“长城沿线十万役夫,不可当做囚徒看待。传朕旨意,以工代赈,待长城修完,便派遣一批人协助李清、史可法修建贺兰山与祁连山的要塞。等大寨、长城尽数完工,便放他们归乡,不可再作拘押。”

“老奴遵旨!” 王承恩叩首领命,起身正要退去,却被朱由检唤住。

皇帝望着他,忽然问道:“承恩,你说…… 如今的大明,究竟如何了?”

王承恩微微一怔,随即挺直脊背,拱手笑道:“回陛下,如今的大明正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贤才们各抒己见、高计百出,武将们冲锋陷阵、生不畏死,上下一心,中兴之业,必然有望!”

朱由检看着他眼中真切的笑意,紧绷的眉宇渐渐舒展,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好。去吧。”

王承恩深深一揖,转身稳步走出殿门,宫门外的晨光洒在他的背影上,与殿内舆图上那片蔓延的疆土,一同映照出大明复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