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太原之战4(1 / 2)

崇祯十一年七月廿九,太原城的天刚蒙蒙亮,却被一层灰黄的烟幕裹得严严实实。东、西、北三门内,前日投进来的布包还在墙角冒着余烟,艾草混着硫磺的味道像团黏腻的烂泥,糊在鼻子里、嗓子眼里,一呼吸就呛得人直咳嗽。

城头上,守军小兵王二柱斜靠在垛口边,手里的长枪 “哐当” 一声滑落在地,他却没力气去捡。这六天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 白日里明军的投石机每隔两个时辰就来一轮,那些粗布缝的布包 “呼呼” 地从天上砸下来,落地就炸开,烟一冒就是半个时辰,呛得人眼泪鼻涕直流,连睁眼看城外的力气都没有;夜里更难熬,城外的鼓声从黄昏响到天明,三十面大鼓齐敲,震得城墙都发颤,还有明军的喊阵声:“朱求桂私通清军!囤粮不赈!”“守军弟兄们,降者免死!” 喊得人心慌意乱,闭着眼都是这些声音,一合眼就被惊醒,现在他脚底下发飘,眼前总晃着星星,跟喝醉了似的。

“柱子,你咋了?” 旁边的老兵张老栓推了他一把,自己也晃了晃才站稳。他眼窝青得像涂了墨,嘴唇干裂起皮,说话时嗓子哑得像磨砂纸,“别睡!张千户要是来了,见你偷懒,又要抽鞭子了!”

王二柱勉强睁了睁眼,指了指城下:“栓叔,你看…… 那又是啥?”

张老栓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明军大营方向,几十架投石机又架了起来,一个个圆鼓鼓的粗布包被装上投石臂。“糟了!又来烟弹了!” 他刚喊出声,就见那些布包 “嗖” 地飞向城头,“砰砰” 砸在城墙根下,粗布裂开,艾草和硫磺混着半枯草的碎屑撒出来,火星一溅,瞬间冒起滚滚浓烟。

“咳咳咳!” 烟味猛地涌上来,城头上的守军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捂嘴咳嗽,有人慌不择路地往箭楼里躲,还有个新兵没站稳,从城头摔了下去,“啊” 的一声闷响,没了动静。王二柱蹲在墙根,咳得直不起腰,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心里只剩一个念头:这日子没法过了,还不如投降算了。

烟幕顺着城墙缝往城里钻,很快弥漫了大半条街。南大街上,几个挑着菜筐的老百姓捂着脸,脚步匆匆地往家里赶。菜筐里的青菜沾了烟灰,蔫蔫的没了生气,就像街上的人一样。

“这烟啥时候才能散啊!” 一个穿粗布衫的妇人一边走一边骂,“自打明军开始扔那些布包,家里的窗户就没敢开过,孩子天天咳嗽,药铺的甘草都卖光了!”

旁边的汉子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何止是烟啊!夜里的鼓声吵得人没法睡,我家老婆子都快熬出病了。听说城西张屠户家的小子,昨天夜里受不了,跳了护城河,捞上来的时候都没气了!”

“跳河?” 妇人吓了一跳,“这…… 这也太惨了!可谁能受得住啊?朱求桂要称帝,凭啥让咱们老百姓遭这罪?”

这话像颗火星,点燃了周围人的怨气。一个卖豆腐的老汉放下担子,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当初他称帝的时候,说要让咱们过好日子,结果呢?明军一来,他就缩在王府里不出来,让咱们挨烟呛、听鼓吵!我看啊,他就是个窝囊废!”

“小声点!” 旁边的人赶紧拉了他一把,“别让巡逻的士兵听见了,要杀头的!”

老汉却梗着脖子:“杀头就杀头!反正这么熬下去也是死!我听说城外明军说了,只要开城投降,就给咱们分粮,还免三年徭役。要是再这么耗下去,不用明军攻,咱们就得先饿死、呛死、熬死!”

周围的人都沉默了,脸上满是犹豫和绝望。是啊,再这么下去,真的要活不下去了。

街上的巡逻队走了过来,十几个士兵拖着长枪,脚步踉踉跄跄,像喝醉了酒。领头的小旗官赵虎,眼窝青得比张老栓还深,手里的刀晃来晃去,差点砍到自己人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