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磨磨蹭蹭的国军部队终于动了起来。
战役计划通过电台下达到许粟第一军的团一级以及国军其他部队的师一级之后,就需要将其转化为口头命令和书面计划,并分发给各个部队。
因为再往下的部队所配备的电台数量非常有限,而且功率也相对较低,无法承受如此大规模的指挥压力。
武庭麟此时就抱着电话正和
“你要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坚决守住阵地,守住咱们的家。”武庭麟在得到许粟的物资补充和炮火支援后此时显得意气风发。
“咱们部队的根基在豫西,别人可以走,咱们能走到哪里去。”
武庭麟加重语气强调道:“你要利用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把小鬼子挡在七里河一线。只要你能守上两天,援军就能上来,到时候升官发财少不了你的。”
李纪云能说什么,他的家人和财产早就被许粟扣在城里了,根本跑不了。
现在上司还能开出奖赏,激励作战,自己依托坚固工事打一打,也可以接受。
许粟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些杂牌军根本就靠不住。
他倒不是对杂牌军将领们的爱国热情有丝毫怀疑,只是他心里很清楚,爱国和逃跑完全是两码事。毕竟,在生死面前,谁都有可能选择保全自己。
许粟可不想在某个清晨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的杂牌军突然跑得无影无踪。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可谓是煞费苦心。
一方面,许粟手里握着大把的金钱,这无疑是对那些杂牌军将领们极具吸引力的诱惑。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许粟绝对不会吝啬给予丰厚的奖赏。
然而,仅仅靠金钱诱惑显然还不够保险。于是,许粟的另一只手则紧紧捏住了那些杂牌军将领们的家眷。这无疑是一种更为直接有效的威胁手段。
许粟心里很明白,这些杂牌军将领们虽然可能并不畏惧死亡,但他们绝对不会不顾及自己家人的安危。所以,只要他们稍有异动,许粟就会毫不犹豫地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不是什么善茬儿。
如今的许粟,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宁愿背负骂名,也绝不能让这些杂牌军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电话命令下达后,传令兵们迅速跨上战马,紧握着装有命令文件的皮囊,疾驰而去。
许粟部队相对好一些,他们还能通过步话机与营一级进行沟通,及时传达命令。然而,其他国军的团一级却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处境。由于电话数量有限,他们只能依靠传令兵的双腿来传递重要命令。
这些传令兵们背负着巨大的责任,他们要在枪林弹雨中穿梭,避开敌人的攻击,确保命令安全送达。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显得格外渺小,但他们的使命却无比重要。
“营长,团部命令,要咱们立刻开拔。”
坐在板凳上看着练兵场上部队操练的马大志一听命令立刻蹦了起来,抢过通讯兵记录的步话机记录看了一遍:“好家伙,咱们终于能动一动了,歇的我骨头都僵了。”
1师自从5 月 17 日返回洛阳火车站后,就一直在休整。
对于其他国军部队来说,不上前线可是顶好的事情了,他们做梦都想躲在后方。
但1师不是一般的部队,许粟在这支部队的思想工作已经开展了快半年了,官兵的思想已经和寻常国军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虽然许粟的文化教员不是政委,但一般扩编的八路军部队也不能组织这么长时间的思想教育。
长期的爱国教育下,1师的官兵都是积极求战的。
让他们待在后方,看着其他部队打鬼子,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命令部队,立刻集合,分发弹药粮食,准备出发。”马大志等这一天等得梦里都是上战场的情景,一得到团部的命令立刻开始集结部队开始出发。
5月20日这一天,洛阳的国军部队在不断紧张调动着。
菊兵团看到2师已经撤走了,以为自己的进攻终于奏效了,已经低迷下去的士气重新振作起来。
要知道,在2师的坚决阻击下,菊兵团的18个步兵大队其中8个大队已经被打残了。
野副昌德此刻正焦虑地待在巩县的指挥部里,每天都不停地给冈村宁次发电报,请求支援和友军的配合。
就在他感到绝望之际,2师突然毫无征兆地撤退了。
这一突发事件,虽然让野副昌德有些措手不及,但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向上司交代的理由。毕竟,现在他终于可以说自己有所进展了。
不过,经历了之前的惨痛教训,野副昌德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轻敌冒进了。他深知自己所面临的敌人绝非等闲之辈,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更严重的伤亡。
因此,在洛阳防线调整部署、东面防线兵力明显不足的关键时刻,菊兵团的推进速度却异常缓慢,反而将南面的战车第三师团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的面前。
七里河,国军防御阵地。
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国军炮兵引导员蜷缩在工事里,紧张地注视着前方,河对岸已经响起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双方的步兵已经对射了半天了,渡桥都搭建起来了,却始终不见鬼子战车部队出动,让国军防守部队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鬼子又到哪里穿插去了。
终于,国军炮兵引导员看到了那些钢铁巨兽般的鬼子坦克,正缓缓地驶过河面上的渡桥,向他们的阵地逼近。
引导员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将目光紧紧锁定在这些移动的目标上。他迅速举起手中的红色传令旗,开始拼命地摇晃起来。
与此同时,后方阵地上的通讯兵也在密切关注着前线的动静。当他看到红色传令旗的信号时,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战防炮营的号码。
电话那头,战防炮营的指挥官接到了紧急呼叫。他迅速下达命令,让士兵们将战防炮从隐蔽的坑道里推出来,准备迎击鬼子的坦克。
沉重的战防炮在士兵们的努力下,缓缓地移动到了炮位上。炮手们迅速调整好炮口的方向,瞄准了正在渡河的鬼子坦克。
“轰。”
一声巨响,打头的鬼子坦克顿时变成了一团火球。
许粟的命令通过电台的讯号、电话的呼叫、步话机的传递、传令兵的奔波以及旗语的指引,这层层传递,许粟在5月19日下达的命令,终于在前线化作了轰鸣的炮声。
七里河围攻战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