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夜袭反击(1 / 2)

夜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者说,战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鬼子的军队素养普遍比中国军队高的情况下,战斗就更加艰难了。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歌词唱的很好,到底砍死了多少鬼子是一个说起来很低的数字。

华北抗战,第29军只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北平天津就都丢了,十万部队被鬼子几千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还是最善于夜战、苦战的西北军。

换成中央军,他们的夜战根本打不过鬼子。反而是鬼子多次凭借夜战,打穿国军建立的防线。

这一情况到了许粟手底下,情况就发生了根本转变。

许粟的经验也不是他自己觉悟了,他是从国军中夜战一流的将领,张自忠身上学来的。

加强部队伙食,严密部队组织,完善进攻计划。

西北军财政紧张,只能做到加强一些主食和蔬菜,让官兵可以开展武术训练。

不要看,在二十一世纪,传统武术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在西北军中,连以上军官必须掌握过硬的武术,并且要每月考核。

正因为如此,西北军的拼刺技术在国军中是最高的。

西北军还专门组织了手枪营和大刀队,作为专门组织夜袭的部队单位。

这些单位,比国军其他部队临时抽调的夜袭部队专业多了。

夜间进攻鬼子的时候,西北军专门组织有投弹组和射击组,压制鬼子的反击火力。

到了许粟这里,有了充足物资和来自红色武装的组织经验,第一军的夜战水平比西北军提升了一个大台阶,已经比现在素质逐步下降的鬼子部队强了。

许粟所率领的前线部队,在作战时以连为基本作战单位,将部队分散开来,各自独立执行任务。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部队挤在一起,就会像一个大西瓜一样,成为敌人轻易攻击的目标。敌人可以集中火力,对这个大目标进行猛烈的打击,从而给部队造成巨大的损失。

相反,将部队分散成许多小单位,就如同散落的钻石一般,让敌人难以捉摸。每个连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采取不同的战术和策略。这样一来,敌人就无法轻易地将部队一网打尽,而是需要逐个击破,增加了他们的攻击难度。

而且,这种分散的布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各个连可以迅速组成链条,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攻击力量。就像一条由钻石串成的链子,能够灵活地缠绕并抽打敌人,给予他们致命的打击。

前线的这些连会以三成兵力投入作战,三成兵力作为后备,三成兵力在后方休整,剩下的兵力由连部掌握,随时准备反击。

现在进行夜战,动用的就是前线各连休整了一天的排。

这些排将在团部指挥下,统一发起攻势,给疲惫的鬼子部队来一击狠的。

许粟部队的伙食几次调整,在战时已经达到了每天两斤面,一斤菜,一斤肉,还每周能喝上一两茶。

士兵的各类营养物质都考虑到了,为了以防万一,许粟还专门向美国人购买了维生素片。

虽然下层官兵们不喜欢这些药片,以为这是什么毒药。

但是许粟制定了就餐制度,强制官兵们在午饭的时候吃了下去。

虽然这几个月战事连连,但在丰盛的伙食供养下,官兵们已经被养的体格健壮,视力良好了。

曾经在乡下,因为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夜盲症已经基本痊愈了。

夜袭部队出发之前,已经挑选好了人员了,在今晚明亮的月光下,都能看见五十米之内。

部队吃过晚饭后,统一休息两个小时,解决个人问题后,开始出发。

“部队出发了,都起来集合。”

随着各班班长的喊叫,二师六团三营二排的部队开始集合了。

看着前线打了一天,马平川知道,现在已经轮到他们上前线了。

虽然他只是从关中拉来的壮丁,马平川只在剿匪行动中打死过一个土匪,在渑池伏击战中跟着大部队冲锋了几次,但他已经算是国军中的老兵了。

毕竟,没有多少国军士兵真的杀过有武装的敌人,和鬼子打过仗的国军官兵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