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解放柳沟(1 / 2)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计算从渡河以来,到歼灭鬼子大队,搜索营一共损失了22人,其中阵亡的只有6人。

这其实也很正常。

除了黄成带领的部队因为急速行军、仓促投入战斗而损失了 15 名英勇的战士外,在其他的战斗中,搜索营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与鬼子的短兵相接中,尽管鬼子人数众多,但搜索营毫不畏惧,奋勇杀敌。然而,由于鬼子的人数优势,搜索营还是有几名战士不幸牺牲。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搜索营的士气,他们迅速调整战术,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地给鬼子制造麻烦。在大多数时间里,搜索营都成功地压制住了鬼子,让他们无法还手。

人确实是有极限的。不可能经过训练,一个人就可以打十个。

但是人可以组织起来,把自己的力量成倍的放大。

在抗战开始的时候,教员曾经在窑洞里提出一个论断。

日本人之所以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就在于中国人民没有组织起来。

只要动员起了全中国的万千劳苦大众,就能把鬼子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去,就可以克服武器条件落后等等一切不足,就能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国府的基层已经在四一二那天死了,光头实际上是知道要依靠民众的,但是他做不到。

这不是有一两个人在光头那里言辞恳切地痛陈利害就行了。

要是讲道理,光头作为游学苏联的干部,讲起马列来,比一般的红色人员嘴皮子利索多了。

关键不是讨论理论,而是要真的做事。

一个政策,一项理念,要从领导人的口中的话语,变成国土上真实存在的物质。

需要无数的基层人员,没日没夜的工作。

国府已经把这些基层人员丢掉了,自己对民间的组织度也就丧失掉了。

这种丧失,就像病毒一样开始在国府上下蔓延。

最终,最需要组织度的军队也失去了组织。

许粟如今所率领的部队,在充足的物资供应以及严格的军纪约束之下,其组织度得到了重新塑造。

与那些拥有后方强大支持的红色武装不同,许粟的部队在建设过程中无法采取宽严相济的方式。

他的部队所遵循的纪律条例虽然并不繁杂,但执行起来却异常严厉。

对于违反军纪的行为,处罚手段轻的就是军棍,重一点就是枪决。这种严厉的惩处方式,使得士兵们对军纪心存敬畏,不敢轻易触犯。

作为许粟手头精锐中的精锐,搜索营的组织度已经拉满了。

单独一个搜索营的士兵,对付五个鬼子就已经十分吃力了。

但是作为一个营,龙文章有信心和鬼子联队打个平手。

柳沟那些留守的日本鬼子妄图凭借着坚固的碉堡以及强大的机枪火力来负隅顽抗。然而,龙文章派出几支小部队,稍微对鬼子进行了一下引诱,鬼子们的火力网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早已埋伏在侧翼的突击队迅速冲上前去。他们动作敏捷地架起机枪,毫不留情地朝着鬼子的碉堡猛烈开火。

这些鬼子平日里作恶多端,对当地的游击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游击队对他们可谓是恨之入骨。如今,看到这些可恶的敌人终于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队员们纷纷拍手称快。

在突击队强大的火力压制下,那几个原本还嚣张跋扈的鬼子碉堡很快就被攻破。

搜索营主力回师,突击正面战场被八路拖住的鬼子中队时,战斗半小时就结束。

首先,四周的小部队猛然发动突袭,将鬼子的战线撕裂开来。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鬼子们猝不及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紧接着,龙文章果断下令用猛烈的炮火轰击鬼子的队形,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爆炸的火光和浓烟笼罩了整个战场。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晕头转向,原本整齐的队列瞬间被搅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