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无柄利刃(1 / 2)

搜索营和红色武装之间的冲突,靠他们自己是解决不了的。

他们之间有没有统属关系,光靠讲道理,是不能让搜索营的这群杀胚听命的。

最终,官司还是通过电台层层转达到了许粟这里。

部队行动还要依靠地方支持,对于这种小事,许粟当即批复,一切按照红色武装人员的要求办。

只是要特别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在战斗结束以前,幸存下来的民夫,不能随意离开后方根据地。

要是他们有人跑回去说漏了嘴,鬼子知道搜索营主力不在阻击阵地,一定会反应过来,他们就会跑路了,搜索营的作战计划就不可能实施了。

命令下达后,搜索营立刻就执行了。

他们要杀掉这些民夫,其实也不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只是不想费那个力气,看守这些因为亲人死在搜索营枪口下,而对自己怒目而视的民夫。

人总是这样,对能够杀自己的人不敢发火,对自己的亲人却时刻大发雷霆。

搜索营又没有可以留下来开展工作的文化教员,不能安抚好这些愤怒的百姓。

既然红色武装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就让他们接手好了。

许粟批示了这个电文,特意加上了一封电报,以后这些关于百姓的事情,全部移交红色武装处理。

许粟心里清楚,自己部队的思想工作还远远不到位。

从部队的观念上就可以看出来,红色武装把群众视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自己的部队和国军部队一样把群众视为一个包袱,一种沉重的负担。

在国军中,老百姓可是一句骂人的话。

然而,许粟已经竭尽所能,他实在无法再挤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来加强部队的政工力量建设了。

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许粟的部队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征程,从南方到北方,跨越万里之遥,不断地转战各地。

长时间的行军和战斗让部队疲惫不堪,士兵们的体力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消耗。他们需要时间来恢复和调整,以应对接下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而对于许粟来说,他所能利用的修整时间非常有限,仅仅是在战斗间隙中那断断续续的几个月而已。这短暂的时间对于一个需要全面恢复和重建的部队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这段时间,许粟要补充美制武器,要提升战术能力,要调整部队编制,要完善军官建制……。

能把部队的战斗力在人数急速膨胀的同时,又保证部队战斗力不出现大的下跌。

许粟已经把手上能派出去的干部都排到

对于政工体系的建设,只能暂时让位了。

就是在许粟部队里政工体系最完善的搜索营,文化教员的人数还是不够。

搜索营里虽然存在着地下党组织,但实际上,这些组织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于连一级。在这个层面上,才能够真正普及那些接受过完善培养的文化教员。

对于更底层的士兵来说,所谓的文化教员不过是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从军学生而已。

这种体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底下那群暴躁的士兵起到一定的管制作用,让他们不至于明目张胆地违反纪律。

但是这种管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为这些文化教员本身的能力和资源都相对有限,无法深入到士兵们的内心世界,去真正理解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实际上,搜索营的高层根本管不了必要的时候执行一下军纪而已。

这根本震慑不住搜索营

这群在血海里蹚出来的汉子,神经已经麻木了。

他们既不把敌人的命当命,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命。

部队要枪毙自己,那就枪毙好了。作为一个活人,这些士兵实际上已经死在连绵不绝的血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