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鬼子兵力诱出来一部分,交给友军处理。”
“咱们潜伏在柳沟两侧,趁着他们兵力调动的混乱,先把碉堡拿下来,再从山上往山下打,把柳沟鬼子给包圆了。”
计划已经制定,部队便开始行动了。
这时,天已经亮了,王保长这才看清了在村口休整的这支部队。
他们确实不是八路军,和刚刚赶来的杜八联自卫团一对比尤其明显。
杜八联自卫团的战士们一抵达目的地,便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在完成了布防任务后这些热情似火的战士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立刻与村里的群众打成一片。
战士们主动与村民们打着招呼,他们笑容满面,亲切地问候着每一个人。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话题从战争局势到生活琐事,无所不包。
战士们讲述着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村民们则分享着村里的趣闻轶事,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八路们聊天中也没有闲着。他们分散到村子的各个角落,积极地打扫卫生。有的战士拿起扫帚,清扫着街道上的落叶和尘土;有的战士则帮忙搬运重物,为村民们减轻负担。他们的身影在村子里穿梭,忙碌而有序。
而指挥员们则在一旁忙碌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收集情报。
他们一边仔细观察着搜索营的情况,一边与当地的党组织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这一地区的敌情。
搜索营则完全不同。
他们的部队集结在村口的一处空地上,在接收了村里调出来的粮食后。
士兵们熟练地从自己的马匹上搬下来一罐罐猪肉,倒在锅里熬成肉粥喝了下去。
吃完饭后,搜索营士兵便整齐地列队坐在地上闭目休息。
后怕上来的王保长根本不敢上去和这些人搭话。
他紧紧地跟随着杜八联的指战员们,一同前往送粮的目的地。
当他们逐渐靠近搜索营士兵时,他突然感觉到一股寒意扑面而来。这股寒意并非来自天气,而是源自那些士兵们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冷漠和疏离感。
他不禁看向了身边的八路,他们总是热情洋溢、和蔼可亲,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然而,与这些搜索营士兵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些搜索营士兵们面无表情,眼神冷漠,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他们身上的军装虽然整齐,但却给人一种僵硬和生硬的感觉,完全没有八路那种自然和亲切。
搜索营的军官也不和村里人搭话。
他们的指挥部里响着嘀嘀嗒嗒的电报声,进进出出的都是军队的侦察兵,以及和游击队的聊络员。
作战计划制定后,很快,部队出发了。
八路军行军道路两侧,都是来欢送的百姓,欢呼之声直上云霄,大家都为要把鬼子赶出去而高兴。
搜索营行军道路两侧,则根本没有百姓来欢送。
一来百姓对搜索营不熟,二来搜索营也严禁百姓靠近,他们是纯粹的军队,许粟也不允许他们和百姓接触。
王保长带着民夫队和队伍一起出发了。
当搜索营和杜八联在一条道路上行军时,双方的体型差距一下就比出来了。
搜索营的士兵们在许粟的悉心照料下,享受着最为优质的伙食供应。长时间的滋养,让这些士兵们一个个都变得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身体强壮得犹如钢铁一般。
不仅如此,这些士兵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啊。他们身上的伤痕累累,满脸都是疤痕。这些人,绝对是硬骨头中的硬碴子,没有丝毫的软弱可言。
相比之下,杜八联的指战员们就显得有些单薄了。他们刚刚从残酷的大扫荡中艰难地恢复过来,身体还没有完全调养好,体型自然也就偏弱一些。而且,杜八联属于地方部队,与正规军相比,在气势上确实要稍逊一筹。
这两支怀着相同目的又完全不同的部队,正向着柳沟急速前进。
一场大战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