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会战常德(一)(2 / 2)

201师的炮弹储备充足,连山炮炮弹都能保证供应,更不要说,60炮炮弹了。

在华北敌后战场,红色武装之所以拿迫击炮打不开鬼子碉堡。一方面是因为鬼子的碉堡是砖木结构,比现在这种土木结构的碉楼坚固。另一方面,是红色武装炮弹不足,舍不得下本。

就突击队冲锋前的这十分钟火力掩护,耗费的六十发炮弹,红色武装就要攒好一阵子。

“哒哒哒……”一阵急促而清脆的枪声骤然响起。这是国军掩护进攻的轻机枪在发挥作用,趁着鬼子们陷入混乱的时机,毫不留情地向他们的战壕猛烈扫射。

一时间,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打得鬼子们猝不及防。他们原本整齐的防线被打的阵脚大乱。

马大志站在不远处,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当他看到鬼子们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心中暗喜,知道时机已到。

他毫不犹豫地高声下达命令:“全体注意!目标鬼子战壕,向右展开,前进。”

听到命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端起手中的武器,从隐蔽处冲了出来,向右展开成散兵线,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径直朝着鬼子的战壕冲去。

突击队以班为单位,开始以散兵线向着祠堂的正门开始冲锋。

国军官兵前进二十米,就扔出一排手榴弹,借着炸起的烟雾,突击队冲入了战壕之中,和鬼子短兵相接起来。

前门的战斗立刻进入白热化、双方厮杀得难解难分,日军所有的预备兵力向前门涌来时。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时刻,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突然从兵站的后院传来,划破了原本喧嚣的战场。

国军的迂回部队把鬼子的后院炸开了。

在前后夹击的强大攻势下,鬼子部队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国军部队的猛烈攻击。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鬼子部队的防线逐渐崩溃,士兵们开始四散逃窜。

然而,国军部队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逃脱的机会。他们紧追不舍,将鬼子部队逼入了兵站的角落。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鬼子部队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拼死一搏。

双方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喊杀声、枪炮声响彻整个兵站。国军士兵们毫不畏惧,一步步将鬼子部队逼向绝境。

终于,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之后,鬼子部队被彻底歼灭在了兵站中。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鬼子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

而此时,装满物资的大瓦房也被突击队点燃了。熊熊的火焰迅速蔓延开来,吞噬着一切。燃烧的黑烟如同一股巨大的黑龙,直冲天际。

这样的后勤破袭战,犹如一场燎原之火,在鬼子战线的后方熊熊燃烧起来,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进攻常德的鬼子主力部队的鬼子兵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仍然埋头向前,奋力进攻,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补给线已经被切断。

他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火力优势在不断削弱,原本猛烈的炮火逐渐变得稀疏,无法再像之前那样给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位于西面的鬼子部队情况更为糟糕。由于后勤补给线被破坏,他们的弹药几乎耗尽,现在已经沦落到只能依靠白刃战来突进的地步。

国军的白刃战水平确实无法与鬼子相提并论。然而,他们拥有庞大的兵员数量,这使得他们能够以人海战术来对抗鬼子。

尽管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但国军可以通过不断地投入兵力,将鬼子拖住,使其无法迅速突破常德的外围防线。

与历史上四面被围的常德不同,现在的 57 师至少还有西面这一个出口,可以与国军主力保持联系。

他们现在并非完全孤立无援,他们能够得到后方的支援和补给。这种情况下,57 师在坚守常德的同时,也有机会与国军主力协同作战,共同对抗鬼子的进攻。

在国军大后方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下,常德战局在12月的月初始终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