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阵中日记(上)(2 / 2)

鬼子的进攻队形还是那样死板,他们的战术也依旧是步兵冲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

鬼子的步兵死命冲了一阵子后,鬼子的炮兵开始轰炸。

不过鬼子那点猫腻,他们一脱裤子,我就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从东北到陕西,小鬼子的那几招,我早就摸透了。炮声一响,我就带着机枪班顺着交通沟跑了。

鬼子步兵趁着机枪停火,火力网有空缺的时候,冲进了第一线的战壕里。

我赶忙把机枪推进备用阵地,亲自抓住机枪连续射击。

鬼子的步兵们趁着火力网中的短暂空隙,迅速地冲了上来。然而,他们的数量并不多,仅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突破防线。

国军重机枪迅速恢复开火,将鬼子的第二梯队牢牢地拦在了原地。

而那些已经冲进战壕的鬼子步兵,则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在狭窄的战壕里四处乱窜,仿佛无头苍蝇一般。

就在这时,三连的预备队在号声中迅速杀到。他们手持手榴弹,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惊慌失措的鬼子步兵一一消灭。手榴弹的爆炸声响彻一线战壕,把已经发疯的鬼子步兵炸成了碎尸。

在三连预备队的猛烈攻击下,鬼子步兵们很快就被清理干净,战场上的局势也因此得到了暂时的稳定。

11月15日。

标注:阵中日记由三连文化教员周志远记录。

鬼子炮火不断加强,机枪班损失严重,原记录人赵山已经牺牲,日记转交三连文化教员周志远。

我虽然出生在重庆,但实际上并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的父母在城市里经营着一些小本生意,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也算是小有积蓄。这些资产不仅能够维持我们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还足够支持我接受良好的教育。

然而,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抗日热潮。我也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内心涌起了从军报国的念头。

可惜的是,当时的我年纪尚小。尽管我渴望能够奔赴前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但由于年龄的限制,我只能无奈地将这个愿望深埋在心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抗战的局势却愈发严峻起来,鬼子已经打到了四川门口。

抗战前途如何?国家前途如何?难道咱们真的要去当亡国奴了?

当时的重庆,街坊领居每天都忧心忡忡的。

家父家母听了抗日宣传之后,心情沉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他们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送我去参军。

我曾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拥有一些文化知识。当我抵达昆明的集训处时,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基础,所以直接进入了一所军校。然而,这所军校的生活却与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在这里,每天的日子都被无尽的杂物所填满,根本没有机会上前线参与真正的战斗。

终于,在某一天,我下定决心逃离这个军校。趁着夜色,我偷偷地溜出了校园,踏上了未知的道路。

就在我漫无目的地游荡在街头时,突然间,我看到了一群身着整齐军装、军容严整的士兵。

我被他们的风采所吸引,追着他们,一直来到了他们的军营,那里正好在招兵。

我就这样成了201师的一员。

那时,我还不知道,我将经历怎样的地狱。

此时的东溪河,就是实实在在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