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很快开始了。
林忠良带着自己的山炮营进入了师里派来的工兵提前构筑好的阵地。
林忠良不断给自己的手下打着气。
“弟兄们,想想这些日子里吃的大米饭,想想到手的军饷。”
“咱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给许师长丢人。”
“不能给咱们汪军长丢人。”
“咱们是有抗战光荣历史的部队,以前条件不行,打不赢还有借口。现在咱们炮弹充足,一定要给鬼子一个好看。”
到达阵地后,师里的后勤人员立刻跟了上来。
他们组织民夫团的士兵帮助山炮营拖曳大炮,铺设了直达前线观察点以及后方指挥所的电话,在炮营阵地后方开设了炊事班,烧了几大锅盐水,随时为士兵补充体力。
林忠良自己好像成了大少爷,处处都有人服侍着。
和以往把他们往阵地一扔,就只知道催促炮火的国军指挥官截然不同。
很快战斗命令就下达了。
“作战命令。”
“甲,经过多方情报汇总,现今敌我态势如下。”
“日军在攻占安乡、南县一线后,又用十天时间攻占松滋一线,我第10集团军伤亡惨重,已经退守渔洋河一线。目前,津市以北,渔洋河以东江防阵地已经全部丢失。”
“我军当面日军番号有,独立混成第17旅团,目前位于松滋。小柴支队,目前位于梦溪镇。户田支队,位于如东镇。”
“乙,师指挥部作战决心如下。”
“经查,日军有集合主力渡过渔洋河,向石牌要塞进攻趋势。”
“奉战区命令,我部自5月18日起,以主力向日军侧背展开进攻,以求策应石牌方向作战。”
“丙、师作战兵力部署。”
“以三团加炮兵团为攻击矛头,向如东镇之户田支队展开进攻。”
“以二团加山炮营为侧翼迂回部队,攻克鲁家村后,依托宋鲁湖割裂户田支队与小柴支队之间联系。”
“一团为预备队,在麻河口休整待命,等待时机投入战场。”
“丁、师后勤安排。”
“距离战地五公里内,为各团辎重连负责。”
“距离战地五至十五公里内,为民夫团负责。”
“后方运输,由师辎重营负责。”
“戌、注意事项。”
“师特务连已派往战场进行监察,发现以下行为,一律执行战场纪律。”
“临阵失惊,逃离阵地。”
“抛弃伤员,救援乏力。”
“破坏通讯,扰乱指挥。”
“此令,国民革命军201师师长许粟。”
林忠良,拿着命令,顿时有些感动。
多少年了,自己终于接到符合实际的战斗命令了。
要知道,国军的参谋指挥系统一直是个大问题。
营级以下,在长官目视范围内,兵力还可以作有限的移动。
营级以上,脱离了目视范围,兵力指挥往往陷入混乱。
不要以为光头的指挥就不行。
那是和国军中的李宗仁、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比。
国军中的大部分团长以上军官,受军事教育太少,指挥能力太差。
他们又退化成了军阀,责任心都丢失了。
在淞沪会战中,师一级和各团部队的断联时间常常有数天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