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三仙湖大捷(1 / 2)

随着手底下的兵力如滚雪球般不断增加,许粟与前线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曾经,他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也曾在游击纵队时期,亲临战场,直接指挥战斗。然而,如今的他,工作重心已发生了巨大转变。

如今,他的职责已不再局限于一线的厮杀,而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控制战斗进程。

这意味着他需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审视整个战局,把握战争的节奏和方向。

这需要他对战场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准确判断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兵力部署以及战略意图。

同时,他还必须具备卓越的指挥才能,合理调配兵力,调配后勤物资、判断情报信息、沟通友军部队,从而制定出最佳的作战计划,以确保战斗的胜利。

在马阳的二团和针谷支队开始激烈交火后,许粟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原本蠢蠢欲动、急于奔赴前线的另外两个团。

根据最新上报的情报分析,这场战斗的局势似乎并不像最初预计的那样艰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只需要一个团的兵力,就足以与针谷支队一决高下,甚至有可能打成平手。

这一发现让许粟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迅速做出决策,首先将补充团调往前线,让他们随时待命,准备填补二团将要出现的人员损失。

随后,他开始调动部队向着针谷支队后方迂回,准备包抄鬼子后方。

接着,许粟开始调动民夫团。战争不仅仅是士兵们的事情,还需要后方的全力支持。

民夫团在战线后方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在军官的监视下,勤劳地工作着,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五座军需仓库。

这些军需仓库中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医疗用品。这些军需仓库将成为部队打大仗的重要保障,为前线的士兵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持。

许粟想要迂回鬼子后方,一线战斗就必须牢牢吸住鬼子主力,

而马阳也不负期望,有了兵力和物资支援,他在三仙湖的防线愈加稳固。二团已经在战斗间隙,构筑起了纵深阵地。

在经历了血腥的战斗之后,鬼子218联队终于成功地冲破了马阳的河防一线阵地。

然而,当他们欢呼雀跃地冲进阵地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所占领的只是一块空荡荡的阵地,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士兵的身影。

尽管如此,鬼子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毕竟他们已经成功地踏上了三仙湖镇的土地,也许在镇子里,他们能够找到更多的战利品和资源。

于是,鬼子兵们兴高采烈地朝着镇子里冲去。随着他们的前进,战线也被越拉越长,原本密集的队伍逐渐变得稀疏起来。

这时,马阳早就准备好的两个营的预备队立刻从鬼子的两翼出击。

这两个营一直在后方休整,体力充足,士气旺盛。

他们如同钢铁洪流般向着鬼子队伍冲去。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将过河后的数百名鬼子笼罩其中。

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火力打得措手不及,瞬间乱作一团。他们的队伍被硬生生地截断成数段,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和配合。

然而,这些被包围的鬼子并没有轻易放弃抵抗。在基层军曹的指挥下,他们迅速组织起防御,利用周围的地形和障碍物,拼死顽抗。

军曹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鬼子兵则咬紧牙关,用手中的武器与中国军队展开激烈的对抗。

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邓宝带着自己的连包围了一小股顽抗的鬼子,他招了招手,把手底下的六个排长叫了过来。

“一排、二排和三排把龟儿子围起来,四排和五排切断这股鬼子和其他部队的联系,六排和炮排跟着我参加围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