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先遣队过江(2 / 2)

邓宝沉默了一会儿,看见大家衣服都穿好了,做了个手势:“呈战斗队形前进,脚步轻点。”

他带着先遣队钻进一旁的丛林中,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邓宝对比着四周的地形地物,努力和过江前记下的地图对比着。

“停下。”邓宝把队伍带到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前,嘴里吹了几声鸟鸣。

旁边的草丛里突然跳出一条大汉,把先遣队吓了一跳。

队伍一下依托着大石头散开了,二十条枪指向四周。

衣装破烂的大汉看着邓宝说道:“侦察连的,来和你们接头。”

邓宝将身后的枪口压了下去,自己上前检查了一番,确认了身份。

“我们是先遣队的。”

“我知道。”侦察兵从怀里掏出一张简易地图:“鬼子在渡河点旁边的制高点上设立了警戒阵地,有一个小队驻守。上次情报传回去后,他们又往制高点上加强了一个重机枪小组,这是最新的地图。”

邓宝展开简易地图查看着,他在师集训队已经学过简单的地图查看方法了。

“鬼子的机枪都朝着江岸,咱们从侧翼迂回上去,从他们的右面和后方夹击,应该可以避开机枪火力,抢占阵地。”

侦察兵听了邓宝的作战计划,手指在地图上指了指:“同意。右面有丛林掩护,你们走右边。阵地的后面是一条通往南天门的土路,地势开阔一些,由我们侦察连负责。”

侦察兵举起手腕上的手表:“行动要快,大雾就要散了。咱们七点开始进攻。”

鬼子小队当然不是光待在阵地上不动,放任游击纵队的士兵过江。在大雾天,他们也会派出巡逻队到江边巡查防止偷渡。

但在先遣队开始渡江前,侦察连就开始频繁偷袭这些巡逻队。每次也不怎么交火,只是投几枚手榴弹就走。

现在,鬼子的巡逻队已经不太愿意出去了,被选中出去巡逻的鬼子也在阵地上磨磨蹭蹭的。

等到先遣队和侦察连包围了鬼子的江岸阵地,鬼子巡逻队才磨磨蹭蹭地出发。

这支8人的巡逻队从阵地上出来,先从右侧的丛林开始巡查,为了防止手榴弹袭击,他们的队伍拉的很开。

邓宝将手底下的三个班长叫了过来:“三个人盯一个,尽量用刺刀解决。机枪瞄着鬼子阵地,防止鬼子异动。”

先遣队是一个调整过武器的排,有三挺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援,剩下的人,每人装备一支中正式一支毛瑟手枪。

鬼子们小心翼翼地走在丛林里,警惕地看着四周。

但是,虽然雾气散了一些,丛林却不会散去,他们的视线被茂密的草丛局限在了两米之内。

邓宝嘴里叼着一个口哨,看到时机已到,他吹了一声,便带着两个人向着鬼子巡逻队带队的军曹扑去。

三八大盖太重了,鬼子兵在不作战的时候一般是扛着枪,而不是端着枪。不然,端上一天枪,第二天胳膊就废了。

因此,当先遣队听到哨声后扑上来的时候,鬼子们还要端起枪准备战斗。

这一下的耽搁,先遣队的刺刀就到鬼子兵的面前了。

但先遣队的拼刺技术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邓宝一马当先将猝不及防的军曹拔出的手枪打落在一旁,他身后的右侧的战士顺势就刺了过去。

手臂上被邓宝刺刀划开一道口子的鬼子军曹向着左侧躲开,结果正好撞在了左侧战士的刺刀上。

这是许粟和鬼子学习后,让基层士兵学习的拼刺三角阵型,一个人不管怎么躲,总有一把刺刀能扎中。

军曹有手枪还难对付一些,鬼子兵就好对付多了。

他们现在已经吃不饱饭了,体力不济。刺刀和先遣队的士兵一撞,就会被大力荡开。空门大开的他们,立刻就会被两侧配合的士兵补刀。

整场战斗下来,先遣队居然没有产生伤亡。

邓宝看着手表,七点快到了,赶紧带着先遣队,向着鬼子警戒阵地围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