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吸收华侨(2 / 2)

林译刚刚兴奋起来的表情一下僵住了:“团长,为什么监视他们?难道你怀疑他们是汉奸?”

“难道不会吗?咱们对他们一无所知,混进来特务是很有可能的。”

林译还在那里争辩:“可您也看见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这么高,都是自愿参军的,不会有汉奸可以做到这样吧。”

“林参谋长。”许粟严肃地说道:“不要小看我们的对手。鬼子不是只会杀人的畜生。他们极其狡诈,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心胸开阔。在沦陷区打着抗日标语给鬼子干事的人可不在少数。”

留下林译主持相关事务,许粟回到团部赶紧给司令部发电报解释情况。

南洋华侨人家是有组织的,领袖到重庆和延安都得到过隆重接待,自己不明不白地将人家的人招走了。以后要是出个什么事,按重庆的调性,肯定把黑锅扣在自己头上。

许粟刚到手的一万大洋,手都没捂热,在找关系的途中就直接花光了。

费了老大劲,许粟才搞定这批华侨的登记造册的合法性。

虽然他们有嫌疑,但是他们真的有技术。

这批华侨加入许粟的队伍后,被统一安排在了辎重连和卫生排。这样的安排并非随意之举,而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考量。

首先,将华侨们安排在辎重连和卫生排,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华侨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行业,其中不乏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的加入无疑是对这两支部队的一次升级。

其次,这样的安排也便于对华侨们进行监视。将他们集中安排在特定的部门,可以更好地掌握他们的行动和动态,确保他们不会对队伍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原先的士兵们也得到了合理的调配。他们被补充到各个营里面,进一步加强了营的独立作战能力。每个营都有了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战斗情况。

“玫瑰玫瑰最娇美,玫瑰玫瑰最艳丽。常夏开在枝头上,玫瑰玫瑰我爱你。”

第二天,许粟一起床,就听见窗外传来女孩子们的嬉笑和歌声。

他走到校场一看,发现是卫生排新收的护士们正在一边洗绷带一边唱歌。

以前的卫生排都是一群糙老爷们,他们治疗,手法和兽医差不多。团里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印象。

现在一换成女护士,大家都围在一旁观看,连操练都不搞了。

“操他妈的。”许粟直接将鞭子举了起来:“都给老子训练去。”

“到时候鬼子来了,看娘们能挡得住刺刀吗?”

“宪兵排长。”

一个脸颊通红的汉子跑了过来,啪一个敬礼:“团长。”

“把他们赶回去训练,要是再有人偷懒,军法伺候。”

在皮鞭和军功的驱使下,部队又回到了校场上。

“参谋长,过来。”

把林译叫到角落里后,许粟问道:“他们的背景调查过了没有?”

林译刚刚调查回来,立刻说道:“调查过了,他们都有家人在本地。我带着参谋去实地查看过了,都是真人。”

“不要放松,监视不能停。”

许粟看着参军的华侨,突然发现有个问题他以前一直没有注意到,他转头问林译:“你去调查的时候,有没有看看当地华侨的生活情况。战事激烈。他们要尽快撤离,不能再出现南京那样的情况了。”

“这个。”林译回忆了一会儿:“我倒没有仔细调查,但就我看到的情况看。这里确实聚集了一批华侨难民,他们的财产已经被英国人敲诈干净了,没有钱粮,他们也离不开。”

“把我们的军粮分给他们一部分,让他们快走。”

“尤其是我们招收的这些人的家人。”许粟语气严厉:“必须全部回国,不能让鬼子有拿家人威胁他们的机会。”

“团长,军粮可是有数的。英国人怕是不会很情愿给我们多发。”

“没有美国人撑腰,英国人根本不敢炸刺。”许粟捏了捏拳头:“他们扣押我军火的事还没有算账呢。”

在第 6 团的全力支持下,东枝城内的华人华侨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大撤退时刻。

对于那些没有足够资金离开的人们来说,第 6 团慷慨地为这些人每人发放了一袋粮食,作为回国路上的盘缠。这些华人华侨们感激涕零,他们紧紧握着这袋粮食,背负着简单的行囊,沿着铁路线向北艰难前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相对富裕、有能力支付交通费用的华人华侨们,第 6 团也提供了周到的安排。他们特意调来了一节原本用于运输弹药的闷罐车,虽然条件简陋,但却为这些人提供了一条直接通往腊戍的生路。一旦到达腊戍,他们就可以换乘汽车,继续踏上归国之路,与家人团聚。

等到鬼子打到东枝时,这里就只剩下一些缅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