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的事,你不要乱说。”林译像只炸了毛的猫:“许团长把伤员运回国内是为了更好的休养,是为抗战积累力量。”
“您这口号喊的比太阳都高,可惜您没去伤兵营看看,那郝老头都快哭断肠子了。”
这时,满头大汗的迷龙大步走进了团部:“哎呀妈呀,这鬼天气,热的人都快熟了。那什么,伤员已经拉回营地了。”
林译一下找到了替罪羊:“张排长,让你运伤员,怎么弄得他们又复发了?这下怎么办?”
“那玩意能怪我嘛。他们本来伤就重,从斯瓦用火车拉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很勉强了。现在你又说要后送。可不就出事了吗?”
林译急的团团转,不停薅着自己的头发,嘴里念叨着:“这可怎么办?”
迷龙在一旁端起茶壶猛灌了一气,扯开自己衣领:“你去跟咱们团长说说呗,那伤员先不要后送了。”
林译张了张嘴,看向孟烦了。
“小太爷才不去。”孟烦了放下茶杯,坐直了:“要去也是官大的去。”
林译唯唯诺诺地嘟囔着:“那你想伤员继续后送就让我去。”
最后,还是孟烦了去找了正在气头上的许粟。
在被狠狠骂了一顿后,要到了伤员十天后再后撤的命令。
许粟这么急的要将伤员后撤,是因为日军又在进攻了。
他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历史脉络还是知道的,远征军最后是被切断了后路,走了野人山。
远征军的总后方腊戍,就位于东枝的后方,而腊戍的西面则是野人山。
腊戍现在根本没有驻扎部队,安全全靠东枝掩护。
许粟刚刚抵达东枝,便立即开始对周边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并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关于东枝防卫力量的情报。
经过一番调查,许粟发现,前线一旦失守,那么东枝将很难抵挡住鬼子的猛烈进攻。
这里的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缺乏天然的屏障,而且防御工事也相对薄弱,无法有效抵御敌人的攻击。
既然如此,伤员不赶快后送,难道等着扔进野人山喂虫子吗?
“告诉郝军医,不要吝啬药物,所有伤员务必在十天后启程。”
安排好后方,许粟又开始和美国人交涉。
这也是他火气下不去的原因。
部队整编的重点就是作战部队的重组,但兵员补充上来了,装备却出了问题。
之前提到过,在东吁城时,许粟接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命令。一边是远征军司令下达的撤退指令,另一边则是远征军参谋长史迪威的命令。面对如此两难的局面,许粟最终选择了遵从远征军司令的命令,选择撤退。
现在,在上层,美国人和重庆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这两方势力都来头不小,彼此之间互不相让,谁也无法奈何得了对方。
可对于许粟这样的小人物来说,这场高层之间的争斗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为他被美国人给惦记上了,虽然系统bhff生效他的武器装备都被运到了。但美国军需官却将物资扣押在了兵站,无论怎么说也无法没法调出来。
许粟几次去要,都被挡了回来。
实在是别无他法,许粟只能硬着头皮,匆匆忙忙地赶往 200 师的驻地,求他们帮帮忙。
果然,正如许粟所料,大佬亲自出马。原本就没有实际权力、只会玩弄程序的美国人立刻就变得老老实实的了,乖乖地放行了武器装备。
等到4月10日,新编第6团整编完成,已经齐装满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