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攻击手段,我们可以结合现有的武器装备,研发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高强度能量冲击的武器,直接破坏核心部件的能量结构。”
科研人员们听了,纷纷露出思索的神情,开始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和计算。
张吒则陷入了沉思,他在脑海中模拟着各种战斗场景,思考着这个策略可能面临的问题。
将军站起身来,走到显示屏前,仔细看着上面的数据和汤惠萍标注的攻击点。
“这个攻击点的选择很关键。”将军说道,“我们必须确保一击即中,否则一旦暴露意图,敌人很可能会加强对这个部位的防护,后续再想攻击就难了。”
“没错,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模拟。”汤惠萍说道,“科研团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利用现有的数据,对不同攻击方式和角度进行模拟,找出最有效的攻击方案。”
随着讨论的深入,众人逐渐发现了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如何在攻击的同时避免被敌人的防御系统发现;如何确保攻击部队在完成攻击后能够安全撤离;以及如何应对敌人可能采取的干扰措施等等。
一时间,会议室里争论声此起彼伏。
有人提出利用隐形技术,接近武器发动攻击,有人则担心隐形技术,可能会被敌人的探测设备识破。
有人建议采用远程攻击的方式,以减少人员伤亡,但又有人指出远程攻击可能无法保证攻击的精准度。
张吒在众人的争论中,突然灵光一闪:“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部分部队利用隐形技术接近武器,进行近距离的能量冲击攻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防御力量。”
“另一部分部队则在远程进行火力支援,一旦近距离攻击出现偏差,远程部队可以立刻发动攻击,进行补救。”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这样一来,我们需要投入的兵力和资源就更多了,而且两支部队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也很大。”
汤惠萍思考片刻后说道:“协调配合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训练和完善通讯系统来解决。”
“至于兵力和资源,虽然会有所增加,但这是目前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案。我们可以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进一步优化兵力和资源的分配。”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众人对策略的细节进行了反复论证和修改。
科研人员们根据汤惠萍提出的思路,迅速展开了计算和模拟。他们在电脑上构建了一个又一个虚拟模型,模拟着不同情况下的攻击效果。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讨论和模拟,一个相对完善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形。
这个计划利用能量波动瞬间,发动针对性攻击,通过近距离能量冲击和远程火力支援相结合的方式,破坏新型武器的核心部件。
同时,为了确保攻击的成功,还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敌人防御和反击的预案。
汤惠萍看着屏幕上最终确定的作战计划,长舒了一口气:“好了,这就是我们目前能制定出的最完善的计划。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还需要进行实战验证。”
张吒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实战验证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确保这个计划在面对真实的新型武器时能够发挥作用。”
将军严肃地说道:“时间紧迫,我们尽快安排实战验证。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让敌人察觉到我们的计划。”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虽然作战计划初步制定,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前方的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个计划在面对真实的新型武器时,能否发挥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