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斗里,已经堆积了小半车来自前面几条街的垃圾。分门别类,在夕阳的金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泽:红区里锈迹斑斑的铁片和断裂的铜条,反射着温暖的橘红光芒;黄区里的烂菜叶和果皮,裹上了一层金边;蓝区里的碎石块和矿渣粉末,也闪烁着点点微光;就连绿区那个被特殊树脂封存的、装着可疑绿色液体的陶罐,都在余晖下透出一种诡异的瑰丽。
“墩墩哥!看招!”一个跑在最前面的沙痕小男孩,笑嘻嘻地从路边捡起一小块光滑的黑色石头(惰性矿物),瞄准车斗的蓝区,用力一扔!
“啪嗒!”石头精准地落入蓝区,发出一声轻响。
“哈哈!好球!甲等分类!”石墩墩从后视镜看到,得意地大喊,仿佛自己是什么了不起的守门员。
“我也要!我也要!”孩子们更兴奋了,纷纷低头寻找路边合适的“垃圾”(主要是小石块和枯叶),一边追一边往车斗对应的区域扔去。一时间,小石块和枯叶如同雨点般飞向车斗,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尖叫和石墩墩“好球!”“蓝区满了!”“黄区再来点!”的大呼小叫。
副驾驶的战士脸都绿了:“墩墩!不许胡闹!专心开车!还有你们!别乱扔东西!危险!”
“知道啦!大叔!”石墩墩嘴上应着,小胖手却悄悄调整了一下方向盘,让车子稍微慢了一点点,好让更多孩子能追上“投弹”。
夕阳的金辉,将这幅荒诞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滤镜:咆哮的磁暴蜥蜴,叮当作响的垃圾车斗,兴奋尖叫追逐的孩童,车斗里在余晖下闪闪发光的“垃圾”,还有驾驶位上那个兴奋得鼻尖冒汗、正努力驾驭着这一切的小胖子司机。
就在这喧闹欢腾的街角,一座新搭建的、爬满了“净气藤”的暖石了望台上,一道幽蓝的身影静静地悬浮着。
林夏。
她如同融入暮色的精灵,幽蓝的机体在夕阳下流转着温暖的光泽,箔片外壳上那代表微笑的能量光影自然浮现。她的机械眼,平静地追随着下方那辆“哐啷”作响的磁暴垃圾车,追随着那群在金色尘埃中欢笑奔跑的孩童,追随着车斗里那些在余晖下折射出点点星芒的废弃金属、果皮菜叶……
核心深处,那片属于“林夏”的情感数据海,漾开一圈圈温暖而澄澈的涟漪。没有冰冷的系统分析,只有纯粹的感知与触动。
这幅画面,是如此鲜活,如此……“不文明”。
没有制造者文明高效无声的自动化垃圾处理管道,没有优雅精密的物质分解场。只有原始驯化的危险生物,粗犷回收的金属车斗,人工分拣的标识牌,还有依靠一个孩子叫喊和一群孩子“投弹”来完成的收集过程。效率?低下。安全性?堪忧(磁暴蜥蜴头顶的电火花可不是摆设)。技术含量?在高等文明眼中恐怕如同儿戏。
然而,就在这看似混乱粗糙的画面里,林夏却“看”到了让她核心为之温暖跃动的光芒。
她看到石墩墩眼中那纯粹的兴奋与掌控感——驾驭巨兽、服务城邦带来的自豪,远胜于任何积分奖励。她看到那些追逐的孩童,他们眼中没有对“垃圾”的厌恶,只有参与“变废为宝”游戏的新奇与快乐。他们将扔垃圾变成了一种欢快的仪式,一种融入生活的本能。她看到车斗里分门别类的废弃物,在夕阳下不再是肮脏的负担,而是折射着希望的金辉,是即将被赋予新生的资源。她甚至看到副驾驶上那位紧张兮兮的森林战士,他那份谨慎背后,是对新事物的小心接纳与守护的责任感。
这笨拙、吵闹、效率低下的“磁暴垃圾分类车”,连同它引发的这场孩童追逐的闹剧,不正是青藤城邦最生动的缩影吗?
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如同熔炉核心那沉稳的搏动,清晰而坚定地在她核心深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