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锦堂藏玉 > 第59章 寿宴惊澜

第59章 寿宴惊澜(2 / 2)

太夫人的目光在画上流转,从松针扫到山石,手指在太师椅扶手上轻轻敲着,半晌才道:“难为你有这份心思,笔力也见功底,不错。” 这已是今日寿宴上,难得的一句实夸。

张嬷嬷站在后面,脸色瞬间沉了沉,手里的帕子攥得更紧了。柳姨娘却没打算就这么算了,她娇笑着起身,帕子在指尖绕了圈,声音软乎乎的,却藏着刺:“姐姐真是深藏不露呢!这画临得比男儿还好,只是…… 妾身记得,礼单上姐姐报备的,是柄青玉如意?怎的临时换了?莫不是觉得那如意寻常,拿不出手,怕惹母亲不快?”

这话一出口,厅里的气氛又变了。擅自改寿礼,本就不合规矩;再说 “拿不出手”,更是暗指沈静姝苛待公中,或是对太夫人不敬。众人的目光又复杂起来,有看热闹的,也有等着看太夫人如何处置的。

沈静姝心里冷笑 ——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她却没慌,反而屈膝又福了福,姿态放得更低:“姨娘说笑了。那青玉如意是公中所备,稳重大方,儿媳本想与画一并呈上。只是前几日临画时,总觉得松柏之志更合母亲风骨 —— 母亲一生操劳,撑起侯府,这份坚韧,本就如松柏般。儿媳想着,若能博母亲一笑,多熬几夜也值。若因擅自更改惹母亲不快,儿媳甘愿受罚。”

她把 “母亲风骨”“博母亲一笑” 说得恳切,又把 “公中如意” 抬出来,既显了孝心,又堵了 “不敬” 的话头。姿态谦卑,语气坦诚,倒让柳姨娘那番话,显得像故意挑事。

太夫人瞥了柳姨娘一眼,语气淡了些:“一份心意罢了,何必拘泥形式。我瞧着这画甚好,你有心了。”

柳姨娘碰了个软钉子,脸颊瞬间红了,捏着帕子的手,指甲都快掐进帕子里,却只能讪讪地坐下,嘴里嘟囔着 “姐姐心思细”,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就在众人以为这场小风波该过了时,太夫人却忽然微微倾身,凑近那幅画,鼻翼轻轻翕动了一下。动作极细微,快得像只是调整坐姿,若不是沈静姝一直全神贯注地盯着她,几乎要错过了。

她在闻什么?是宣纸上的墨香?还是…… 那用盐粒勾勒的梅花,在暖香里散出了极淡的咸气?

沈静姝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指尖瞬间冰凉。她紧紧盯着太夫人的脸 —— 那雍容的面容上,皱纹没动,笑意没改,可目光落在画右下角的留白处时,却顿了顿。紧接着,太夫人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两下,节奏慢而轻,像在想什么心事;眼神深处,掠过一丝淡淡的情绪 —— 像看到了旧物的追忆,又像发现了秘密的惊疑,快得像流星,转瞬就没了。

“儿子来迟了,请母亲恕罪。”

一个低沉的声音忽然从门口传来,像块冰投进暖香里,瞬间压下了厅里的细碎声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萧煜穿着一身墨色暗纹锦袍,袍子上的云纹要在灯下发亮;外面披着件玄狐大氅,狐毛蓬松,衬得他身姿更挺拔。他踏着寒风走进来,靴底沾着点残雪,落在青砖上 “嗒嗒” 响,所过之处,原本喧闹的人都悄悄闭了嘴,连目光都不敢抬得太高 —— 他周身那股迫人的气场,像无形的墙,把满厅的浮华都隔在了外面。

他径直走到堂前,屈膝向太夫人行礼,动作标准却不拖沓。起身时,目光扫过那幅展开的《万壑松风图》,瞳孔微微缩了缩,停顿了一瞬 —— 快得像只是随意一瞥,随即就移开了,落在旁边垂首而立的沈静姝身上。

那目光沉静得像深潭,没什么情绪,却带着千钧重量。沈静姝只觉得脊背微微一僵,连呼吸都滞了半拍 —— 他是不是看出来了?看出来那留白处的盐梅?看出来她藏在画里的心思?

太夫人见了萧煜,脸上的笑意终于真切了些,招手让他坐:“路上冷,快歇歇。你媳妇刚献了幅好画,你也瞧瞧。”

萧煜应了声 “是”,却没立刻去看画,只又看了沈静姝一眼,才在旁边的空位坐下。

寿宴的喧闹渐渐又起来了,银箸碰碗的脆响,说笑的声音,都比刚才更热闹。可沈静姝知道,这热闹都是假的 —— 太夫人那瞬间的异常,萧煜那两记意味深长的目光,还有那幅画上无人点破的 “无痕之梅”,像一根根无形的丝线,正悄悄缠绕过来,把这荣禧堂,把她,都织进一张扑朔迷离的网里。

她垂着眼,指尖又碰到了袖中的半枚梅花玉符,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心里钻。这寿宴,这画,这藏在暗处的眼睛,都只是开始。真正的暗涌,才刚刚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