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如同一记耳光,狠狠扇在众人脸上。先前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或是别有用心的,此刻全都面色铁青。他们原以为这小子要么出征送死,要么抗旨获罪,绝无好下场。谁知他早知自己不仅平安无事,还将获此殊荣。
既然早知道,何必在此故弄玄虚?这不是存心让他们难堪吗?
王夫人脸色愈发难看。想到宝玉上蹿下跳的模样,简直像个跳梁小丑。她再也按捺不住,厉声质问:“颜哥儿!你既早知此事,为何不早些说明?眼睁睁看着大伙儿为你操心,你心里就没有半分愧疚?即便被分出去了,你终究姓贾,就忍心这般戏弄族人?”
事情已然发生,王夫人此刻只想让这小子在众人面前难堪,即便他得了子爵之位,也要叫他颜面扫地。
她话音未落,贾颜便苦笑着摊开双手:太太,这事真怪不得我。封赏之事岂能妄言?圣旨未下,若我胡言乱语,岂不是对陛下大不敬?说错了更是假传圣旨,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搞不好还要连累整个贾府。
正因怕牵连他人,我才一直守口如瓶。
如今圣旨已颁,封赏已定,我才敢如实相告。
毕竟谁能保证未下的旨意一定会下呢?您说是不是?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饶是王夫人等人脸色铁青,却也挑不出半点错处。难道要指责他为何不早说?那岂不是公然与皇上作对?
皇上都没发话,你贾家就先知道了,莫非贾家比皇上还威风?
这话要是说出口,那可真是大逆不道了。
眼见王夫人下不来台,贾母适时开口解围:好了好了,终归是件喜事。颜哥儿封了子爵,咱贾家就从两国公变成了两国公三爵位。
这份荣耀,足够让贾家再兴旺几代人。
从这点看,你这个嫡母教导有方,将来贾家子孙都会记着你的好。
王夫人顺势下了台阶:老太太说得是,这确实是天大的喜事。
表面看似风平浪静,贾母心里却五味杂陈。她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宝玉,可这次的机会偏偏落在了颜哥儿头上。
老太太暗自琢磨:既然颜哥儿能找到亩产六千斤的粮食,说不定还能发现别的祥瑞?若是能让宝玉也立个功...
想到这里,她对贾颜说道:颜哥儿如今贵为子爵,在贾家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既然有出息了,就该多提携族中子弟。
你既能发现高产粮食,想必还能找到其他祥瑞。若再有这样的机缘,定要告诉老身。
你已封爵,再献祥瑞也不过锦上添花。若是让给其他族人,说不定能给贾家再添个爵位。
贾家若能多一个爵位,基业就能多延续几代,这才是最要紧的,你可明白?
贾颜心中冷笑:这老太太的脸皮可真厚!
就差没直说要他把功劳让给宝玉了。
若真有封爵的机会,凭什么不留给自己子孙,反倒要便宜你那宝贝疙瘩?
真是痴心妄想!
老祖宗教训得是。若真还有其他祥瑞,让给族中兄弟也未尝不可。
可惜孙儿就只发现了这一桩,实在没有别的法子了。
“老祖宗安心,若我寻得其他祥瑞,定会禀告您。”
贾母虽感失落,心中却泛起涟漪。
贾颜提及的是寻觅祥瑞之法。
这意味着他或许还能发现更多祥瑞,关键在于他掌握的特殊方法。
贾母急切追问:
“眼下没有祥瑞无妨,但贾家要兴盛,需更多功绩。”
“颜哥儿,若真有获取祥瑞的法子,务必告知族人。”
“众人拾柴火焰高,若全家都懂得寻祥瑞,贾家何止三爵位?四爵、五爵,乃至十爵位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