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此袋八十斤,彼袋百斤,复有一袋百五十斤......

转眼间,地瓜收获完毕。

手持算盘的官员停下动作,声音颤抖地喊道:六千四百九十二斤!整整六千四百九十二斤啊!这只是一亩地的产量,简直不可思议!

在场众人无不震惊,尤其得知这种作物可以食用后,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帝龙颜大悦,重重拍着贾颜的肩膀:好!太好了!爱卿献上的地瓜,是朕收到最珍贵的礼物。除了皇位,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话刚出口,皇帝突然想起原本是要索取养生秘方的。虽未如愿,但看着满地的地瓜,心中仍充满喜悦。

确认地瓜真实产量后,皇帝格外慷慨。即便贾颜再三推辞,只求留在太医院任职,皇帝仍坚持要重赏。

爱卿的功劳朕记在心里,但你最擅长的还是医术,继续在太医院效力吧。

贾颜暗自思忖:皇帝果然还惦记着秘方。可惜自己确实没有合适的方子可献。

陛下明鉴,微臣确实只通医道。不过在研读医书时,曾见过地瓜种植的相关记载。

恳请陛下准许微臣参与后续种植事宜,将所知付诸实践。只是这样一来,恐怕要暂离太医院,且短期内无法离京。

皇帝明白,能献上如此高产作物已是莫大功劳。若再强求其离京,恐怕会适得其反。

爱卿所言极是。地瓜种植非你不可。太医院的职务暂且保留,待种植事宜步入正轨再回任不迟。

贾颜心中暗喜:计划成功了!有了这项差事,谁也不能将他调离京城。

臣定当竭尽全力,让地瓜早日推广全国,助陛下开创盛世,名垂青史!

皇帝开怀大笑:爱卿有心了。这些地瓜先留下,朕要召集群臣共观。忠顺王,派人将这些地瓜运回宫中。

临行前,皇帝再次拍着贾颜的肩膀:爱卿献宝有功,封赏绝不会少。好好干,朕看好你!

“你且安心等待,仔细思量地瓜栽种之事。”

“待此事尘埃落定,封赏自会赐下,不必心急。”

贾颜躬身行礼,恭敬道:

“臣谨遵陛下旨意。”

皇帝微微颔首,转向忠顺王吩咐:

“既然他愿替朕钻研地瓜种植之法,便赐他一块令牌,准其自由出入皇庄。另派兵驻守此地,待朕取走地瓜后再归还。”

忠顺王应声,自怀中取出一枚银令抛给贾颜。

“此乃皇庄管事令牌,持此令可通行各皇庄,必要时还可调遣庄内人手。”

“此外,持此令者即视作皇室之人,非皇命不得离京,亦无需听命于他人,可明白?”

贾颜双手接过令牌,心中了然。

果然如他所料,索要秘方之人正是眼前二位。虽未献上秘方,却以地瓜之功暂得宽待。

这令牌分明是告诉他——

此后唯皇命是从,旁人无权干涉。

太医院征调随军之事,就此作罢。

后顾之忧既解,只要不离京城,不损根基,其余皆可接受。

封赏厚薄,反在其次。

“臣谢陛下隆恩,谢王爷厚赐。”

皇帝摆手道:

“此处交由忠顺王善后,朕先行回宫。明日携百官亲验地瓜神效,届时自有封赏。在此之前,你需随朕入宫,将所知地瓜烹制之法一一演示。”

“臣遵旨。”

忠顺王当即调兵接管山庄。

一行人浩荡返宫。

贾颜未再入御书房,径被引至御膳房。

面对满筐地瓜,他将所知做法悉数传授御厨。

直至皇帝尝罢数种红薯膳食,赞了句“此物甚妙”,方得安心。

确认再无保留后,终获准离宫。

若非体魄强健,恐已力竭。

归家仍觉心神俱疲。

幸而秦可卿已备好晚膳。

“早说过庖厨之事交予下人,何须亲自操劳?”

秦可卿浅笑盈盈:

“满桌菜肴妾身仅做一道,余者皆出自他人之手。闲居无事,总想为夫君尽些心意。”

“罢了,下不为例。且让我尝尝哪道是你的手艺?”

终日奔波,确已饥肠辘辘。

在御膳房那段日子,天天与地瓜为伴。前世吃腻了这玩意儿,今生实在提不起兴致。

反倒是家中饭菜更合胃口。

他细细品味,很快辨认出那碗菌菇汤出自秦可卿之手。

滋味确实不俗。

但他并未立即称赞,而是搁下筷子,示意秦可卿落座,缓缓道:

上回你下厨,是因我许诺带你出游。此番我未应允任何事,你却再度洗手作羹汤。说吧,所为何事?

秦可卿怔了怔,旋即莞尔:

果然瞒不过爷。既然您问起,妾身便直言了。

通过秦可卿叙述,贾颜方知原委。

原来他离府后,林黛玉曾登门造访。

见他不在,便与秦可卿闲谈多时。

秦可卿没料到林黛玉心思玲珑,三言两语间竟套出了贾颜身家丰厚之事。

爷,妾身实在大意,被她绕进了造纸作坊的话头。知晓此事后,她执意要参与其中。

妾身虽婉拒,她却提出不要作坊,只求供应纸张——确切说,是希望作坊能为她印制书籍,在大周境内贩售。

贾颜略感诧异,不明林黛玉此举深意。

转念一想,此事于己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