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2)

那小子不是乐善好施,给流民发放粮食么?正好以此为名,说他倾囊相助流民,又通晓医理,特擢为太医院医士。

忠顺王心悦诚服。

皇兄思虑周全,天衣无缝。臣弟这就去办。

去吧。

时已夜深,忠顺王不便连夜颁旨。准备次日清晨再行此事。

不料翌日清晨,当差役携旨意来到贾颜府邸时,却被告知他已前往国子监。差役只得转道前往国子监。

而此时,贾颜已向国子监祭酒表明自愿退学之意。

现任祭酒乃贾府二房长孙贾珠之妻李纨的父亲。他本就对贾家将此名额给予一个分出去的庶子心怀不满——这名额本该留给他外孙贾兰。

正愁无从解决之际,贾颜竟主动请辞,正中下怀。当即挥毫批复。

贾颜满面春风地走出祭酒值房。

消息不胫而走。听闻这个不学无术、散布歪理邪说之徒即将离开,众人无不欢欣鼓舞。不少人甚至尾随其后,要亲眼见证他离开国子监的场面。

王仁躲在人群中,眼见贾颜被逐出国子监,心中暗喜,迅速溜出学府,直奔附近小巷。那里早有六七名游手好闲之徒等候多时。

王公子,那姓贾的小子当真被革除学籍了?

千真万确!如今他不过是贾家不起眼的旁支,即便你们结果了他,也无人过问。王仁压低声音,按先前约定,除去我那份,余下的银钱你们自行分配。

正说着,国子监大门处突然喧闹起来。一群人簇拥着被驱逐的贾颜,嘲骂声远远传来。王仁眼中闪过狠色,指向那个孤零零的身影:瞧见没?就是那人!若他还是监生,你们自然动不得。可现在——

话音未落,长街尽头传来马蹄声。忠顺王府的仪仗赫然出现,王仁见状大喜:天助我也!这小子散布邪说,连王府都惊动了。待会儿他再遭训斥,咱们动手更无人理会了。

几个地痞原本尚有顾虑,见此情形彻底放下心来。为首者狞笑道:王公子放心,定叫他乖乖吐出所有钱财。

就在众人摩拳擦掌之际,忠顺王府的差役却在贾颜面前勒马停步。王仁伸长脖子,只听差役朗声道:

荣国府贾颜听旨!王爷念你心系灾民,通晓医术,特请圣恩准你入太医院任医士。此乃腰牌,今日速去报到。王爷开恩,许你明日随太医前往城外救治流民,防治疫病。

贾颜双手接过鎏金腰牌,深深作揖:贾颜叩谢王爷栽培之恩,必当竭尽所能。

差役颔首离去,留下国子监众人面面相觑。巷弄阴影里,王仁的笑容僵在脸上,手中折扇坠地。

他们以为将这人逐出国子监,他便再无出路,谁知他竟攀上了忠顺王的路子,进了太医院。

从今往后,他便是为皇家效力的人了。

即便他曲解了圣贤之言,又能怎样?

对文官而言,经典固然重要,可对太医来说,谁会在意典籍是否被歪曲?

贾颜望着他们一个个憋闷的神情,忍不住笑出了声。

“愿诸位前程似锦。像我这般没出息的,学不成文章,只能去太医院混口饭吃,但愿各位日后都能比我走得远、爬得高啊。”

的嘲讽。

即便这些人身在国子监,想要真正出头,也绝非易事。

家中有些门路的,或许考不上也能谋个差事。

可若是毫无背景的寒门子弟,即便在国子监苦读,最终也可能一事无成。

想要跨越阶层,哪有那么简单?

今日这些嘲笑他的人,来日未必能及得上他。

此刻,家中有靠山的暗自庆幸,而那些无依无靠的平民学子,则个个脸色铁青。

“诸位,咱们官场再会吧!我先走一步,哈哈哈!”

贾颜说完,大步离去。

他的背影消失后,国子监众人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

一旁的小巷里,王仁彻底懵了。

他面前那几个游侠儿,此刻也纷纷转身要走。

见他们要走,王仁这才回过神来。

“事儿还没办呢,你们怎么就要走?”

几个游侠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