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2)

若非碍于王家情面,他真想拂袖而去。

这等拙计竟也当真,偏那贾颜小子又如此听话。

说来倒该谢他——若非如此,王仁岂能轻易放过自己?

既将赴任金陵,临走前不妨了却这桩恩怨。

既然你贾颜这般从善如流,便再听我一言罢。

贾颜宅邸。

今日仗义疏财收获颇丰,眼见经验值即将突破万点,他正盘算着再接再厉,看能否解锁新的奖励。

比起收获他人的感激或笼络人心,提升自身实力更为重要。

接下来的计划中,除了散财济贫、解读典籍外,他还打算继续精进铁布衫的修炼。

大老爷提供的药方即将用完,体质提升已至瓶颈。若想更进一步,仍需他人指点。

原本寄希望于贾雨村和王仁,可惜这两人实在不堪大用。

王仁满脑子只想着捞钱,算计自己也不过是为了谋些银两。

贾雨村更是畏首畏尾,躲在背后耍手段,唯一一次劝诫也只是让自己博得部分人的好感。

真正能助自己提升实力与势力的,还得靠贾家众人。

“大老爷那儿或许能获得更多提升实力的建议。上次多亏他的方子,我的体质增强了五倍,无论是修炼天赋还是身体素质都大幅提升。”

“如今效果显着,是时候去拜谢大老爷了。”

他决定次日便去拜访大老爷,顺便再讨些新建议,继续强化实力。

若有机会,他还想出城修炼铁布衫。只是眼下入了国子监,时间上并不自由。

“要是有人劝我退学就好了,那样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办自己的事。”

主动退学并非没想过,但那样会破坏自己“从善如流”的人设。

眼下这人设绝不能崩塌。唯有表现得乐于纳谏,才会有人不断献策——哪怕是坑害自己——从而获取更多奖励。

为了维持人设,即便再不情愿,他也得咬牙留在国子监。

正思忖间,敲门声响起。

三七匆匆进来通报:“王家的王仁公子求见。”

“王仁兄弟来了?快请。”

贾颜心中并无期待,不知这位仁兄所为何事。

谁知王仁寒暄几句后,竟开始劝说起来:

“兄弟,今日前来,实有要事相告。”

贾颜点头示意他继续。

王仁压低声音道:

“你在国子监那番言论,已将教习、夫子乃至祭酒悉数得罪。你那套歪解论语的言论,简直颠覆孔圣形象!”

“此事现已传遍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国子监乃读书人圣地,岂能容你?听我一句劝,不如自行请辞,免得日后难堪。”

【检测到恶意建议:主动退出国子监,触发良性逆转。弃文从武,退学后将意外获得军方官职。】

这简直是天降惊喜!

当初入国子监,无非是想借过目不忘之能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如今只要退学便能直接为官,还有何可犹豫?

“王仁兄弟所言极是!我原以为自己对论语的理解无误,不想竟谬以千里。”

王仁暗自思忖,如今算是彻底得罪了国子监上下,连天下读书人都被牵连其中。

我若继续留在国子监确实不妥,就依你所言,明日便去向祭酒请辞,往后不再踏入国子监半步。

贾颜这般顺从的态度令王仁暗自欣喜。他从未见过如此容易说服之人,这正合心意。按照贾先生的谋划,首要之事便是让此人离开国子监。一旦失去监生身份,他便只是个寻常贾家旁支,届时处置起来易如反掌。

你能听劝最好。切记明日行事要谨慎,与祭酒说明后立即离开,莫要引人注目。

王仁兄放心,一切按你说的办。

目的达成后,王仁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去。转过街角,便遇见等候多时的贾雨村。

事情办得如何?

贾先生放心,他已应允明日就去办理退学手续。

贾雨村冷笑道:果然是个好说话的。待他不再是监生,区区贾家旁支子弟,想必王家公子要处置他,贾府也不会出面干涉吧?

那是自然,贾家岂会为了个庶子与我王家作对。

如此说来,明日之后贾颜便是公子囊中之物了。待确认他被除名,便可着手安排。

贾雨村眼中闪过厉色。若非此人作梗,他早已坐上金陵知府的位子。这笔账,定要加倍讨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