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已顾不得骗钱,只求渡过眼前危机,急忙拦住贾颜:
“兄弟且慢!实不相瞒,此事……是我安排的考验!”
贾颜驻足挑眉:“哦?莫非主谋是你?”
王仁咬牙承认:“正是!这些人都是我兄弟们的手下,特意请来试探你的。”
“近来听闻你乐善好施,我却担心你被人蒙骗,才设此局试探。若你毫无原则地散财,迟早要吃大亏——我这可全是为你好啊!”
“坚持原则的慷慨解囊才可贵,足见兄弟是真心乐善好施,绝非任人愚弄之辈。”
“正因要验证这点,我才特意设下此局。如今看来效果甚佳,已证明兄弟你既有原则,又不易受人蒙蔽。”
“如此说来,你已通过我的考验。”
“既是兄弟你有济困之心,我这做兄长的岂能袖手旁观?日后若周转不灵,尽管来寻我们相助。”
他紧咬牙关,自怀中掏出六百两银票道:
“此事终究是我未与你商议便擅自做主。这六百两中,五百两归你,剩余百两权当赔礼,望兄弟海涵。”
贾颜怔忡地接过银票纳入袖中,半晌才如梦初醒般叹道:
“原来王仁兄这番布置皆为试我品行,实属用心良苦!”
“惭愧惭愧,我竟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既是仁兄执意以银钱致歉,我便却之不恭了。”
“不过下不为例——我虽乐善好施,却非痴愚之人,仁兄以为如何?”
他刻意点破,正是要杜绝王仁等人再生事端。毕竟要靠仗义疏财积累经验值,若任其搅局,何年何月才能攒足百点?
———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离去。既得了银钱又化解 ,当务之急是另寻行善之地。
方才本想曲解得饶人处且饶人触发系统,未料脱口而出的竟是正统释义。
“看来此句释义已获大周儒林公认,往后须得更谨慎——并非所有言论都能转化经验值。”
曲解典籍尚可每日赴国子监积累,但仗义疏财机会难得。方才仅完成一次,他疾步离场只为继续寻觅行善之机。
人群散尽时,此事已衍生数个于贾颜而言不过插曲,王仁一行却仍在原地踌躇。有人忍不住问道:
“大哥,往后还派人向他讨钱否?”
王仁抬脚便踹,怒其不争:“没听见‘下不为例’?这般拙劣把戏早被看穿!若非他给我留颜面,今日岂能善了?”
“既说定待他囊中羞涩时放贷,届时连本带利赚回便是。在此之前谁敢再生事端,休怪我不讲情面!”
众人面面相觑,唯余叹息。
这主意本是你出的,如今倒好?计划落空,反倒全成了我们的错。
无奈王仁身份摆在那儿,众人无法反驳,只得默默认下。
权当这计划是他们想出来的罢了。
然而,有人再度提出疑问。
“若我们干等着,大哥真觉得他会主动来向我们借钱?”
这话切中要害,王仁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见他犹豫,其他人顿时急了。
一人上前道:“大哥,依我看,不如跟着那小子,瞧瞧他到底是真仗义疏财,还是装模作样,究竟是真把钱散尽了,还是藏着掖着?”
“有些事非得亲眼所见才作数。若确定他真把钱白送别人,或是真花光了,再提借钱不迟。否则,我现在都不敢开口了。”
“倒也是。”王仁点点头,表示赞同。
“你们说得有理,那就照你们的法子办。咱们跟着他,看他是否真那般乐善好施。若他确实慷慨,借钱给他也无妨,从他手里赚些银子也算天经地义。”
“反正他的钱不给我们,也是白白送人,倒不如便宜咱们。”
众人一致同意,随即尾随贾颜而去。
凭借听声辨位的本事,贾颜早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对于他们想跟着自己、算计自己,他反倒乐见其成。
发展更多“工具人”本就是他的目标之一。王仁能带来这么一群帮手,倒也算个“好人”。
今 本就打算去刷经验,于是故意带着王仁一行人,快步来到大周帝国神京城的平民区。
踏入此地,景象与贵族区域截然不同。百姓生活困顿,个个面黄肌瘦,终日忙碌却收入微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
然而,贾颜并未立即施舍,而是继续前行。
走出神京城门,他意外发现城外聚集了大量流民。前几日出城时尚未见到,今日突然出现,令他颇感诧异。
他上前询问城门守卫。
守卫见他衣着华贵,不敢怠慢,老实答道:“公子有所不知,这些流民皆是从沿海逃难而来。”
“沿海出了何事,竟有如此多的流民?”
“听闻东南沿海倭寇肆虐,不少临海村落遭殃,百姓活不下去,只得拖家带口逃到神京,等候官府安置。”
“朝廷可有安排他们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