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颜哥儿所言极是。老身确是想留玉儿作伴,但姑娘大了,终究不妥。

“凤丫头,梨香院那边可收拾妥当了?就让黛玉住那儿吧。”

王熙凤连忙应下,说稍后就带林姑娘一行人过去。

这时,老太太目光转向贾颜。

“你这猴儿倒能看出我老婆子在说笑,也算长进了。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为何总要来找你林妹妹?”

贾颜恭敬行礼道:

“回老太太的话,林姑娘进京后置办了几处铺子和庄子,正需人打理。母亲让我学着管铺子,表妹便托我一同照看。”

“往后铺子的账目收益,我得向表妹禀报,毕竟如今是替她办事,可不能出岔子。”

贾母心中愈发烦闷。

她原打算让外孙女林黛玉乖乖听话,同时切断她与外界的联系,连远在扬州的林如海也无法联络。

唯有如此,才能促成宝玉和黛玉的姻缘。

可如今一切全乱了。

自黛玉下船起,事情便偏离了她的谋划。

先前种种算计皆成泡影,如今黛玉更有了与外界联络的渠道。

贾母却无法阻拦黛玉与贾颜往来——贾颜既管着黛玉的产业,接触在所难免。

若撤了贾颜的差事,便是打王夫人的脸。

可放任不管,贾母又心有不甘。

贾颜借此差事崭露头角,宝玉岂不被比下去?

有了这些产业和贾颜,黛玉与林如海的联络便再难切断。

接黛玉进京的谋划,尚未开始便已落空。

贾母只觉头痛,揉了揉额角道:

“罢了,这桌菜确实不合黛玉胃口。”

“你这猴儿既不想吃,就带黛玉去梨香院吧。待江南菜做好了,自会送去。”

“天色不早,黛玉先去收拾院子吧。”

黛玉起身谢过贾母,随贾颜离开荣庆堂。

宝玉想跟去,却被贾母牢牢拉住:

“宝玉,我还有话与你说,哪儿都别去。”

众人匆匆用完饭,各自散去。

只剩贾母与宝玉时,她缓缓开口——

且不说贾母如何教宝玉亲近黛玉。

梨香院这边,待一切安置妥当,江南菜也已送到。

贾颜与黛玉用过饭后,临行前道:

“表妹既已见识贾家情状,我便直言——如今的贾家,比你所见更为不堪险恶。”

“你既入了贾府,务必多加小心。”

“想要在这样的大宅院里过得舒心,首先你得有个强健的体魄。”

“说来也巧,我近日偶然得到一部医道典籍,研读后发现其中记载着一剂古方。”

“原以为这固本培元的方子暂时派不上用场。”

“直到今日见到表妹,才惊觉这方子竟与你的症状完全吻合。”

“按典籍所述,只需连续服用一月,便能根治你先天带来的顽疾。”

“若坚持服用三月以上,更能强健根基,体质反超常人。”

“不过这方子只适合表妹这般先天不足之人,常人服用反而有害。”

“说来这典籍倒像是专为表妹准备的。”

说着,贾颜取出誊抄好的副本。

又从袖中抽出一张笺纸夹入其中。

“此乃前朝医圣手笔,内藏玄机。我侥幸 其中暗语,才得见此方。”

“表妹可依暗语自行配药,以林府之力,集齐药材应当不难。”

“最多三月光景,便能脱胎换骨,在这贾府立足也多了份底气。既是缘分,这抄本便赠予表妹了。”

“用与不用,全凭表妹心意。”

“铺子田庄还有琐事待办,先行告辞。”

林黛玉郑重敛衽:“多谢颜表哥,往后唤我黛玉或玉儿便好。此番恩情,黛玉铭记。”

“好,那便听黛玉的。你且收拾停当,老太太那边怕是还要传唤,我先去了。”

贾颜拱手离去。

待他走远,雪雁与王嬷嬷急步上前。

“姑娘快瞧瞧!若真是医圣秘方,说不定真能治好姑娘的病症。传闻那位医圣最擅调理先天不足之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