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胡闹!宝玉你也不小了,该知道分寸。林姑娘的表字自有她父亲定夺,与你何干?

我虽读书不多,却也懂得男女有别。莫说你们并非亲兄妹,即便是,也没有兄长给妹妹取字的道理。

老太太和太太平日太纵着你了,什么话都敢说。这事传出去,外人不会说你胡闹,只会笑话荣国府没规矩。

你以为是在给林姑娘起字?这是在毁老太太的清誉,坏太太的名声!

说罢,他转向贾母行礼:老祖宗恕罪,孙儿一时情急,言语冒犯。但句句都是为了荣国府,为了老太太和太太着想。

贾母和王夫人正要发作,却被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贾颜点破了其中利害,此刻若训斥他,反倒显得荣国府真没规矩。

只得安抚呆住的宝玉:颜哥儿说得在理,宝玉莫要胡闹。你林妹妹的表字自有她父亲来取。

再胡闹,我可要告诉你父亲了。王夫人补充道。

一听二字,宝玉顿时蔫了,连忙作揖赔罪:是我冒失了,只觉得与妹妹一见如故,口不择言。妹妹可有玉没有?

这话一出,众人又紧张起来。宝玉逢漂亮姑娘必要问这一句,大家都怕他又要闹起来。

黛玉想起贾颜的话,虽知他有玉,却故意道:我没有。想来那玉是稀罕物,岂是人人都有的?

果然,宝玉闻言立刻发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就往地上狠摔,砰然作响。

什么稀罕物!连人的贵贱都分不清,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这劳什子我不要了!

众人慌忙上前,争相去拾那块落地的玉。

贾母一把将宝玉揽入怀中,急声道:糊涂东西!心里不痛快要打要骂都由你,何苦糟蹋这命根子!

宝玉泪流满面,哽咽道:家中姐妹都没有,偏我独有,原就无趣。如今来了个天仙似的妹妹竟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什么好东西。

贾母连忙宽慰道:你妹妹本是有玉的。只因你姑母临终时割舍不下,便将她的玉带去了:一来全了殉葬之礼,成全你妹妹的孝心;二来你姑母在天之灵,权当见了女儿一面。所以她只说没有,不过是谦逊罢了。你如何与她相比?还不快好生戴上。

贾母只顾安抚宝玉,王夫人神色慌张地站在一旁。众人手忙脚乱地去捡那块被摔落的玉。

唯独贾颜瞧见了林黛玉唇边转瞬即逝的讥诮。他对上林黛玉的目光,挑眉一笑。林黛玉瞪了他一眼,随即恢复淡漠神情。

但林黛玉心中早已掀起波澜。

一切皆如表哥所言。

这贾宝玉果然不是良善之辈。

这般人物,却被贾府上下视若珍宝。

更印证了表哥先前的判断。老太太表面待自己亲厚,可一旦涉及这位宝天王,自己与亡母便不值一提。

为哄宝玉开心,她可以轻贱自己的感受,更不惜拿亡母说笑。

此刻,她对贾府众人彻底失望。

同时又深感庆幸。

幸而下船伊始便遇见颜表哥。

若非早有准备,日后在这府中怕是凶吉难测。

既已看清荣国府真面目,又带了十余名仆从,在外置办了产业,便可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了。

原本还想着要与府中众人和睦相处,要为亡母尽孝,要彰显林家教养。

如今看来,大可不必。

有些人本不值得相交。

为亡母尽孝更是徒劳——入府以来,除表哥身着素服外,连下人都未换丧服。满屋主子更是衣着鲜艳,何曾将亡母放在心上?

既然贾府不守礼制,又何必向他们展示林家教养?

这般想着,离父进京时那份谨小慎微与对亲情的渴盼,竟渐渐淡了。

身后有父亲,有圣上,有表哥撑腰,何必活得战战兢兢?

既得不到真情,又何必苦苦追寻?

贾颜未曾料到,自己的出现竟让林黛玉心境发生如此转变。

他对林黛玉展颜一笑后,俯身拾起滚落脚边的通灵宝玉。

把玩片刻,未觉有何特异之处,便转手递给了王夫人。

“母亲,这通灵宝玉可是稀世珍宝,这次虽未摔坏,但若宝玉再失手摔个一两次,恐怕就要碎了。”

“依孩儿之见,不如寻个巧匠,用黄金将玉镶嵌成吊坠,再配个锁扣牢牢挂在宝玉颈间,叫他再也取不下来。”

“否则哪天宝玉不慎将玉遗失,或是沾染污秽,只怕会影响他的前程。”

王夫人原本不以为意,听到这番话却心头一紧。

细想之下,这通灵宝玉关系着宝玉的命数,确实经不起这般折腾。

未等王夫人开口,贾母已拄着拐杖急道:

“颜哥儿说得在理!这通灵宝玉是宝玉的命根子,若真有个闪失可怎么好?”

“老二家的,你即刻去找匠人来,把这玉嵌在金链上。钥匙交由我保管,往后没我的准许,谁也不许摘下!”

王夫人紧攥着通灵宝玉应道:“老太太放心,我这就让周瑞家的去办,今日定要把这事办妥。”

贾宝玉闻言大惊,若这玉真被锁死,往后还如何借摔玉来要挟众人?

他刚要叫嚷,贾颜又正色道:

“母亲,老祖宗,寻常金链恐怕不妥。若遇歹人强夺,岂不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