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摄政王?(2 / 2)

“沛安!撼寇关的廖云腾投靠了大兴皇帝!崔铸诚还被封为摄政王了!”

听闻此话的陈沛安轻笑一声,随后将手中的茶盏放置到一旁的桌案上!

这些消息他都知道,毕竟不是什么秘密,如今情报营已在关外建立了不少据点,对于这些公之于众的消息自然是每天都会往回送!

“想不到这大燕竟能有两个皇帝!”

看着眼前局势的杨峰对此景还是颇为感慨的!

为官二十余年,整个大燕就稳定了二十余年,没想到这两年之间,这个国家的变化竟能如此之大!

“明面上是两个皇帝!实际上一个皇帝也没有!”

见到杨峰感慨的模样,陈沛安将自己心中的设想直白的说了出来!

听闻此话的杨峰听到此话当即愣了一下,随后便释然的笑道:“沛安说的没错!”

“这大燕看起来有两个皇帝!实际上一个都没有用!”

“北边的慕容天禹占据两个州府!”

“一个京城!实际控制的领地要是算起来连原本各位王爷的封地都比他大得多!”

“沦落到如此境地,还算得上什么皇帝?”

“南边的小娃娃更是可笑!崔铸诚那个摄政王我看是其自己册封的吧?”

说到此处的杨峰还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眼中尽是嘲讽之意!

“不管是不是他自己册封的!南边的朝廷大概是由他来当家的!”

“可北边的老皇帝不会束手就擒的!几日前,玄铁岭传来军情,说是西边的金镇县有异动!”

听闻此话的杨峰当即转头道:“沛安以为动金镇县的是永兴皇帝的人?”

听闻此话的陈沛安没有出声,只是面带些许笑意的点了点头!

过了约莫十个呼吸后,杨峰猛地坐起身,随后瞪大双眼的朝着陈沛安惊呼道:

“动金镇县的目的是想将主意打到我们头上来?”

见杨峰意识到了其关键的战略用意后,陈沛安便站起身说道:

“两州的财政不可能支付得起三十万大军的军费!”

“纵观整个大燕!慕容天禹只有联合南疆北原八州二十四县,才能勉强养活三十万大军!”

“毕竟名义上我还是他的臣子,这八州也还是他的领地!”

说完此话的陈沛安便负手而立,看向挂在墙上的大燕舆图!

听了陈沛安的分析后,杨峰便坐不住了,立马站起身走到陈沛安的身边沉声道:

“沛安!关于此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杨峰知道,这件事的关键节点并不是慕容天禹的想法是什么,而是陈沛安的态度是什么!

说不好听点的,这两年的经历,让杨峰对以前的大燕统治方式厌恶至极!同时对大燕的军队也是极为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