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诡盗之王 > 第166章 前往津海

第166章 前往津海(2 / 2)

这一夜,无人安眠。窗外雨声时大时小,仿佛催命的鼓点。我们打点好了一切能带走的行李,套好了马车,只待天色微亮,便立刻离开这即将被洪水吞噬的家园。

前往津海城的前路未知,但留在龙王村,唯有死路一条。

离开龙王村,前往津海的路途,仿佛是一场穿行于人间地狱的跋涉。连绵的阴雨依旧未停,道路泥泞不堪,甚至许多低洼处的官道早已被洪水彻底淹没,我们不得不绕行崎岖难行的野地。沿途所见,令人触目惊心。

到处都是扶老携幼、面黄肌瘦的逃难百姓。他们衣衫褴褛,眼神麻木,推着独轮车,挑着破旧的担子,在泥水中艰难前行。

路边时常可见倒毙的尸首,无人收殓,任由雨水冲刷,野狗啃噬。被洪水冲毁的村庄、城镇废墟比比皆是,残垣断壁间,偶尔还能看到幸存者茫然无助地坐在那里,望着已成泽国的家园发呆。哭声、哀叹声、以及病弱者的呻吟,混杂在淅沥的雨声中,构成了一曲乱世悲歌。

我们这一行人,混在庞大的流民队伍中,反而并不起眼。我和父母都换上了最破旧、打满补丁的农家衣服,脸上也刻意抹了些泥灰。如烟和王千柔也褪下了道袍,换上了我母亲的旧布衫,用头巾包裹住头发,遮掩住过于出众的容貌,看上去与逃难的村姑无异。唯有丹辰子老道,依旧固执地穿着他那件脏兮兮的道袍,拄着根树枝当拐杖,嘴里念念有词,倒像是个游方乞食的野道士。这样一支队伍,在如今这灾荒战乱的年景里,太常见了,根本引不起任何注意。

庆幸的是,一路上并未遇到清兵的盘查。如今的朝廷,在洋人打击和内部糜烂的双重压力下,早已焦头烂额,对地方的掌控力降到了冰点,往日官道上森严的关卡哨所,如今大多形同虚设,兵丁也不知所踪。我们随着人流,艰难却也算顺利地朝着津海方向移动。

龙王村距离津海城本不算极远,若无灾祸,快马加鞭几日便可到达。但如今这糟糕的天气和路况,让我们足足跋涉了七八日,才终于远远望见了津海城那模糊的轮廓。

在学堂时,曾听先生讲起过津海。那是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华洋杂处,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极尽繁华。然而,当我们真正靠近这座城市时,才发现现实的景象与想象相去甚远。

城市外围的普通区域,同样饱受战火与灾荒的摧残。城墙虽有修补的痕迹,但依旧显得破败。城外的窝棚区蔓延出数里之地,挤满了无处可去的难民,呻吟哀嚎之声不绝于耳。进入城内,街道虽比宛南城宽阔些,两旁也确有一些洋式的砖石楼房,但更多的仍是低矮破旧的民居。百姓们面有菜色,行色匆匆,店铺大多关门歇业,一派萧条景象。战争的创伤和洪水带来的恐慌,清晰地写在这座城市的脸上。

然而,当我们穿过普通的华人区域,真正踏入租界的地界时,眼前的景象骤然巨变,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这里与外面的混乱破败,简直是天壤之别!

宽阔平坦的马路,两旁竖立着明亮路灯。一栋栋风格各异、色彩明快的洋楼,有的宏伟气派,有的精致典雅,玻璃窗户擦得锃亮。街上跑着黑色的、被称为汽车的钢铁怪物,发出嘟嘟的喇叭声。穿着体面西装的洋人、撑着洋伞穿着华丽洋裙的洋人女士、以及众多穿着干净制服的中国仆役、车夫穿梭其间。

商铺橱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西洋商品,从钟表眼镜到洋酒糖果,应有尽有。酒馆、咖啡馆、西餐厅里传出悠扬的钢琴声和笑语声。巨大的广告牌上画着妖娆的西洋女子,推销着香烟和肥皂。尤其是到了傍晚,霓虹灯开始闪烁,将整个租界点缀得五光十色,纸醉金迷,仿佛一个永不落幕的繁华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