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寻马(1 / 2)

家终究还是要回去一次的,至少要清楚董海城是否还活着,如果死了的话,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我的名字也会被通缉,虽然没有“恶名昭着”,起码是杀人犯无疑了。

除此之外,我的离开,父母肯定也会受到牵连,想起他们含辛茹苦,在田埂上渐渐佝偻的身体,就不由得心酸,该做准备了。

以我现在的本领,想不被人发现,简直的轻而易举。

这念头一起,便如同野草疯长,再难按捺。

我之前向胡三爷委托寻马的事情,胡三爷当时拍着胸口保证,然而数日后,他却搓着手,一脸为难的说道:唐兄弟,实在对不住!宛南城里的好马,不是被军中挑走,就是在大户人家的马厩里当宝贝供着,市面上能买到的,不过都是些拉车的马,要么就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脚力健硕的宝马良驹,,,哥哥我实在找不到,这样,,,你等等,我问问几个老板和赵将军,看看能否帮忙!

看着他歉意的神情,我倒也理解,胡三爷精于市井算计,对相马之道,恐怕不行,指望他找到千里驹,有点强人所难。

好的,那还请胡三爷继续帮我留意。

回到小院,坐在老槐树下,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临走时师傅给我的那本《青山知物》,此书不正是有很多相物的记载吗?入了宛南城这些日子,一直没有时间仔细揣摩,此刻心念一动,便起身去了鼓楼顶的阁楼,将包裹取了回来。

不算散碎银两,光银票,我已经拥有四千两,如此巨富,恐怕能顶上八仙楼一年的收入了吧?要不是小院清幽雅致,我随便就可以置办一所更大的宅院。

天气渐凉,这几日,不如用张金钱豹的皮做一件御寒的皮袍,师傅给的胧月一次都还没有用过,不过一直随身携带,有时间需要研究一下,行囊的最底层,那本泛黄的古册,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手指快速翻动之下,略过那些光怪陆离的异兽图鉴,最终在一页停下,相马,内容虽然不多,却字字珠玑,不仅讲了骨骼、筋肉、眼神、毛色、身形比例的寻常相法,更在后面描绘了许多世所罕见的神骏。

翌日天刚蒙蒙亮,我便揣着《青山知物》,一头进了城南那片巨大的,弥漫着浓重牲口味道的骡马市。

此地真是喧嚣浑浊,尘土飞扬,混合着牲口的臭味,吆喝声,讨价还价的,马嘶驴叫的,鞭子抽打声此起彼伏,一排排简陋的土墙内,围栏木桩,拴着形形色色的牲口,膘肥体壮的宛马,矮小温润的毛驴,其间不乏一些被主人精心打理,鬃毛油亮,准备以次充好的普通马匹。

我穿梭其间,依照《青山知物》所述,逐一审视,看牙口、摸骨骼、观筋肉、辨眼神。从旭日东升到日上三竿,从烈日当空到日影西斜,尘土沾满了鞋面。

这位爷!看看我这匹!正宗河套马!日行五百里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