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82章 对抗海外文化入侵!苏澈有妙招

第182章 对抗海外文化入侵!苏澈有妙招(2 / 2)

线下,联盟在10个城市的商圈搭建“国产影视文化墙”,用剪纸工艺还原《三国》的官渡之战、《少年的你》的天台对话等经典场景,观众可扫码观看影片幕后花絮,还能参与“历史知识问答”“非遗纹样涂色”等互动游戏,获胜者可获得《三国:天下三分》的提前观影资格。

“保护周”启动第一天,国产片的市场反响就超出预期:《三国:天下三分》重映场次上座率达82%,其中“历史解说场”场场爆满,有历史系学生在社交平台写道:“第一次在影院听专家讲‘汉代军阵的战术逻辑’,比课本生动一百倍!”《少年的你》“亲子教育场”的场均人数突破150人,不少家长在映后留言:“之前没注意到孩子校服上的涂鸦可能是被孤立的信号,这部片子给我上了一课。”

更关键的是票房的逆转:“保护周”第二天,10部国产片的单日总票房突破2.5亿,其中《三国》重映票房8000万,《少年的你》重映票房6000万,而《星际战甲》的单日票房则降至1.8亿——国产片首次在暑期档单日票房反超好莱坞大片,#国产影视保护周反超好莱坞# 话题阅读量12小时内破10亿,《人民日报》文化版发文点赞:“‘保护周’的意义,在于用优质内容唤醒观众的文化认同——当国产片能提供‘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文化的新意’时,自然能赢得观众的选择。”

行业内的态度也从“焦虑”转向“信心”。之前犹豫是否加入联盟的5家中小影视公司,主动申请加入“保护周”后续活动,计划将自家的现实题材影片《乡村教师》《基层医生》纳入重映列表;某头部影院更是主动将国产片的排片占比提升至45%,影院经理在采访中说:“之前我们觉得好莱坞大片‘稳赚不赔’,现在发现国产片的‘长尾效应’更强——观众看完《三国》会去查官渡之战的史料,看完《非遗小匠人》会去体验非遗,这种文化联动带来的收益,比单纯的票房更有价值。”

海外的反应同样值得关注。《纽约时报》文化版报道了“国产影视保护周”的盛况,评价:“苏澈和他的联盟没有用行政手段对抗好莱坞,而是用‘文化差异化’竞争——他们让观众意识到,除了机甲和星际战争,中国的历史故事、现实情感同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为全球影视行业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甚至有好莱坞制片公司主动联系联盟,希望购买《三国》的特效技术授权,用于其历史题材影片的制作。

老周的病友群里,大家自发组织了“集体观影团”,由老周带队,包场观看《少年的你》“亲子教育场”。映后座谈时,老周握着心理辅导员的手说:“我们这些老人,最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这部片子能让更多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比什么都重要。”瓷坊老师傅则忙着给各影院的体验区供货,他烧制的“影视主题瓷偶”成了抢手货,“能让孩子因为瓷偶爱上国产片,爱上咱们的文化,再累也值”。

就在“保护周”第三天,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文化守护”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推动“国产影视保护周”,国产片单日票房反超好莱坞大片《星际战甲》,激活国产影视文化自信,达成“文化守护标杆”里程碑,触发“文化赋能”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国产影视生态”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国产影视出海增强包”:系统提供“文化差异适配方案”,帮助《三国》《少年的你》等影片调整海外宣发策略(如《三国》增加“东西方古代战争对比”解说视频),提升海外观众接受度;

2. 触发“国家级影视扶持升级”:国家电影局计划将“国产影视保护周”纳入“年度文化工程”,投入10亿元用于国产片的特效研发、宣发补贴及观众培育;

3. 获得“国际影视联盟合作邀约”:欧洲电影联盟希望与原创联盟共建“东西方影视交流平台”,推动国产片进入欧洲艺术院线,同时引进优质欧洲现实题材影片,丰富国内观众选择。】

苏澈关掉光膜,站在“国产影视文化墙”前——墙上,《三国》的官渡之战与《少年的你》的天台对话相邻,剪纸工艺的光影里,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实的温暖。他想起有人说“国产片打不过好莱坞”,但现在,观众用票房投票,用参与互动证明:中国观众需要机甲大片,更需要能触动文化基因、引发情感共鸣的国产好内容。

“苏总,欧洲电影联盟刚才发来邮件,想邀请《三国》《少年的你》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国产影视特别展映’!”张岚拿着手机跑过来,语气里满是兴奋,“还有,不少中小学主动联系我们,想把‘历史解说场’的内容做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边看片边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