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78章 苏澈被聘为“影视学院名誉院长”!培养人才

第178章 苏澈被聘为“影视学院名誉院长”!培养人才(2 / 2)

- 就业保障通道:学生毕业后可优先入职澈心工作室或原创联盟成员公司,表现突出者可获得独立执导项目的机会——就像当年苏澈给陆阳投资5000万拍《少年的你》一样,为新人提供“不看资历看才华”的机会。

“我当年要是有这样的机会,可能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陆阳作为“新人导演代表”上台发言时,眼里满是感慨,“苏老师不仅给了我投资,更给了我‘相信自己’的底气。现在,他把这份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这比任何荣誉都更有意义。”

受聘仪式结束后,苏澈的第一堂课就定在了瓷坊——他带着20名“原创影视专业”的学生,走进老师傅的窑房,看着老师傅演示“青瓷道具的烧制过程”。“《三国》里曹操的铜樽,我们烧了12个版本才达标,因为每个版本的釉色都要贴合汉代的‘铅釉’特征。”老师傅拿着刚出窑的瓷坯,给学生们讲解,“你们以后拍历史剧,道具不是随便找个样子就行,要懂它背后的文化逻辑。”学生们围着窑炉,认真记录着烧制参数,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拍摄釉色变化,计划将其融入自己的“汉代宫廷戏”剧本中。

行业内的反应更是热烈。广电总局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苏澈担任名誉院长,不是简单的‘名人挂名’,而是将行业实践经验与高校教育结合的创新——这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接触到真实的创作生态,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为文娱行业输送真正需要的人才。”原创联盟的星火影视张野、青蓝文化李青等也纷纷表示,将担任“原创影视专业”的客座教授,分享Ip开发、非遗融合的实战经验。

老周的病友群里,退休的中学教师王阿姨格外高兴:“我教了30年语文,总跟学生说‘要写真实的故事’,现在苏总在大学里推动原创教育,终于有人把‘真诚创作’的种子种在年轻人心里了!”病友们还自发组织了“学生剧本点评团”,表示愿意成为学生们的“现实题材素材库”,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年轻人写出更真实的故事。

就在苏澈完成第一堂瓷坊课后,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人才培养”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受聘为蓝星华国传媒大学名誉院长,推动设立“原创影视专业”及“澈心新星计划”,助力行业人才培养,达成“教育赋能文化”里程碑,触发“人才培育”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高校人才培养”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原创教育资源库”:系统提供“历史Ip教学案例库”“现实题材调研手册”“非遗影视化教案”等标准化教学资源,供学院与行业共享;

2. 触发“国家级影视教育合作”:教育部计划将“原创影视专业”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投入8亿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如“文化Ip创作实验室”“非遗特效实训基地”);

3. 获得“国际影视院校联盟”邀请,苏澈将代表蓝星华国传媒大学,参与“全球青年影视创作者论坛”,分享“中国原创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际教育交流。】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学生们在瓷坊里忙碌的身影——有人在帮老师傅给瓷坯描线,有人在记录烧制温度,有人在讨论如何将青瓷纹样融入自己的剧本。阳光透过窑房的窗户,落在学生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也落在老师傅手中的青瓷摆件上,“教书育人”四个字在光影中格外清晰。

“苏老师,我们想把这次瓷坊调研的经历,写成一个关于‘非遗传承’的短片剧本,您能帮我们看看吗?”学生李雨桐拿着笔记本跑过来,眼里满是期待。苏澈笑着接过笔记本,认真翻阅起来,时不时停下来提问:“你们想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什么?是老手艺的困境,还是年轻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