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29章 高校邀请!当客座教授

第129章 高校邀请!当客座教授(2 / 2)

当天晚上,苏澈的课在校园里刷爆了社交平台。学生们的朋友圈里,满是课堂笔记和感悟:“听苏老师讲课像看爽文!以前觉得‘文化传播’是高大上的词,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也能通过一篇短文、一个短视频,让文化活起来!”“苏老师说‘文化的传递是共鸣’,这句话点醒了我!之前写古风小说,总想着堆砌辞藻,现在才明白,真实的情感才是最打动人的!”

更意外的是,其他高校也纷纷发来邀请——京市电影学院希望他开设“现实题材创作”选修课,沪市大学想请他做“文化Ip开发”的讲座。瓷坊老师傅听说后,特意烧了一套“讲课纪念瓷偶”,每个瓷偶都对应苏澈的一部作品:拿着青花瓷的音乐人、捧着《三国》的编剧、握着药瓶的创作者,底座刻着“传道授业,文化薪传”。

就在苏澈整理学生们的习作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教育传承”的厚重感:

【检测到宿主以客座教授身份传递“文娱承载文化”理念,引发高校学生文化创作热情,达成“文化薪传”里程碑,触发“教育赋能”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高校教育资源对接”核心权限:可联合江城大学、京市电影学院等高校,设立“文化创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影视、文学、文创的实践机会;

2. 触发“非遗文化联动”效应:江城非遗保护中心主动联系,希望合作开发“非遗主题文娱项目”(如非遗技艺纪录片、传统故事改编小说),助力非遗传承;

3. 获得“蓝星教育协会”颁发的“文化教育推动者”证书,课程“如何用文娱作品传递文化”将被纳入高校影视文学专业“实践案例库”。】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桌上学生们的“文化创作计划”——有想拍江城剪纸的短视频,有想写秦淮花灯的小说,还有人想做“红楼主题”的非遗手作。他想起第一次走进江城大学时,陈教授说的“你或许能改变想进入这个圈子的年轻人”,现在看来,这句话正在慢慢实现。

窗外的月光洒进书房,落在那片汉代甲片复制品上,泛着柔和的光。苏澈拿起笔,在一个学生的习作上写下评语:“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是活在我们笔下、镜头里、手心里的温度。继续加油,未来的文化传递者。”

他知道,当客座教授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课要讲,还有很多学生要引导。但他更清楚,每一次站在讲台上,每一次和学生们交流,都是在为文化的传承播下一颗种子——或许有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出比《青花瓷》《三国》《红楼》更茂盛的文化大树。

这一晚,江城大学的校园里,还有不少学生在讨论苏澈的课。有人在宿舍里修改自己的小说,有人在策划非遗探访的路线,还有人在重读《红楼梦》,试图从黛玉的故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而这一切,都是苏澈当初答应当客座教授时,最想看到的画面——文化的传递,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