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27章 《三国》小说再发力!出版实体书

第127章 《三国》小说再发力!出版实体书(2 / 2)

1. 解锁“历史Ip矩阵开发”核心权限:可系统推进《三国》Ip的衍生开发(如漫画、有声书、历史科普课程),已获教育部认可,将作为“中小学历史辅助读物”推荐;

2. 多家海外出版社发来版权合作意向(含英国企鹅兰登、日本讲谈社),计划推出多语言版本,推动中华文化海外深度传播;

3. 触发“历史文创产业链”效应:瓷坊、文具厂等合作方订单量激增300%,可联合开发“三国主题文化礼盒”,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苏澈关掉光膜,看向窗外——书店的队伍还没散去,中学生们正围在一起,拿着《三国:风起乱世》讨论“鱼鳞阵的排布”;瓷坊的烟囱飘着淡蓝色的窑烟,老师傅应该在为海外订单烧制“三国瓷偶”;远处的学校里,或许有像王乐乐一样的孩子,正拿着新书,在历史课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他拿起一本《三国:风起乱世》,指尖拂过封面上的烫金铜樽图案,突然想起拍《三国》短剧时的场景——道具组为了还原一片甲片的纹样,跑了三趟西安文物局;陈凯为了演好刘备的“拱手礼”,对着镜子练了整整一周;周明教授为了确认“汉代酒的度数”,专门找考古专家做了检测。正是这些“较真”的细节,才让这部作品从短剧火到实体书,从国内火到海外。

工作室的会议桌上,团队成员已经开始讨论《三国》漫画版的筹备方案——计划邀请历史插画师,按照汉代文物复原图绘制角色形象;有声书则准备邀请陈凯等演员配音,还原短剧中的经典台词;甚至有学校主动联系,希望合作开发“三国历史实践课”,让学生通过制作迷你甲片、复刻铜樽,感受汉代文化。

“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水浒传》《西游记》的实体书提上日程。”苏澈看着大家,语气坚定,“不仅要拍好剧,还要出好书,让每一个经典Ip,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

当天晚上,苏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配着中学生排队买书的照片和王乐乐的来信截图:“50万册售罄,不是终点,是更多人爱上历史的起点。感谢每一个为《三国:风起乱世》驻足的读者,感谢每一个为历史细节较真的团队成员——让历史活在书页里,活在生活里,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

动态发布后,评论区里满是温暖的反馈:

- “给儿子买了一本,他现在每天睡前都要看,还会问我‘汉代人真的穿这样的衣服吗’,亲子时光都变有意义了!”

- “作为历史老师,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全班学生,比课本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好书!”

- “海外党已经托朋友代购,期待英文版上线,想让外国室友也了解一下,真正的三国历史有多精彩!”

夜色渐深,书店的灯光依旧明亮,最后几位读者还在认真翻看着《三国:风起乱世》;瓷坊的窑火还在燃烧,老师傅正在为明天的订单做最后的上釉;工作室的灯光下,团队成员还在讨论着《三国》衍生开发的细节。这一晚,蓝星华国的历史文化,正通过一本本书、一个个瓷偶、一段段故事,悄悄走进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