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江城,写字楼群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冷光,苏澈抱着厚厚的《生命的价签》资料夹,站在华星影视的大堂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那里贴着一张小小的便签,是林默昨晚写的:“患者老周说,要是电影能拍出来,他想带孙子去看。”
这是他对接的第三家影视公司。前两家——璀璨传媒和耀世影业,要么委婉推脱“现实题材宣发难度大”,要么直接摆手“没有流量明星,票房撑死1亿,不如投甜宠剧稳赚”。苏澈原本以为,《三国》50亿播放量的成功,能让资本对他的判断多几分信任,可现实却像初秋的风,带着刺骨的凉。
华星影视的会议室里,总裁张涛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在《生命的价签》剧本封面敲了敲,眼神里满是漫不经心:“苏总,不是我不给面子,你看这剧本——主角是个卖保健品的,配角是癌症患者,从头到尾没谈恋爱,没打怪升级,观众凭什么买票?”他拿起茶几上的甜宠剧项目书,“你看我们刚签的《总裁的契约甜心》,顶流小花主演,光预售周边就能赚2000万,这才是赚钱的生意。”
苏澈翻开资料夹,拿出一叠患者调研笔记,纸张边缘被翻得卷边,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签名和手印:“张总,这是我们采访的127位抗癌患者,有83%的人因为药价放弃过治疗。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赚快钱,是想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而且我们已经对接了海外平台,Viu和亚马逊都有意向发行,海外市场能补一部分票房。”
张涛却没看笔记,随手推到一边:“海外?东南亚观众爱看三国英雄,不爱看癌症患者哭哭啼啼。苏总,你《三国》赚了钱,想当公益大使我理解,但别拉着影视圈一起‘奉献’——我们是商人,不是慈善机构。”
走出华星影视的大楼,苏澈看着手里的调研笔记,封面上老周的签名格外刺眼——老周说他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国产仿制药能进医保,“这样我就能看着孙子上小学了”。他掏出手机,翻出对接名单,剩下的7家公司里,有5家是之前想合作《三国》却被拒绝的,还有2家是行业新贵,最后一家,是鼎盛影视。
“要不别去鼎盛了?”李薇发来微信,语气里满是担心,“之前他们买水军被处罚,肯定记恨咱们,去了也是受气。”
苏澈犹豫了几秒,还是回复:“去看看,万一呢?”他抱着一丝侥幸——或许鼎盛能看中电影的社会价值,哪怕只是为了挽回之前的负面形象。
鼎盛影视的新办公大楼格外奢华,大堂里摆着《仙尊的小甜妻》的巨幅海报,陆泽的发胶在灯光下泛着油光。总裁办公室里,鼎盛新上任的总裁赵凯——王坤的表哥,正坐在红木办公桌后,手里把玩着和田玉摆件,看到苏澈进来,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苏总稀客啊,是来给我们推荐《三国》续集的?还是来炫耀你那50亿播放量的?”
苏澈把《生命的价签》资料放在桌上:“赵总,我是来谈合作的,这部现实题材电影……”
“现实题材?”赵凯没等他说完,就笑出了声,拿起剧本翻了两页,又扔回桌上,“苏澈,你是不是拍《三国》拍飘了?以为自己能点石成金?现实题材?票房能过5000万就算你赢!”他身体前倾,语气里满是恶意,“我听说你还拿出《三国》的分账钱贴进去?怎么,想转型当‘公益大使’?别连累我们影视圈,我们还要靠流量赚钱呢!”
“这部电影能推动社会关注高价药问题,不是为了我自己。”苏澈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坚定,“之前你们拍《仙尊》,为了流量用抠图、数字台词,现在却嘲讽关注现实的作品,这就是你们的‘影视圈’?”
赵凯脸色一沉,拍了拍桌子:“苏澈,别给脸不要脸!要不是你,我们鼎盛能被罚款200万?能丢了那么多合作?你现在还敢来我这谈合作?滚出去!”
苏澈捡起掉在地上的调研笔记,笔记里老周的照片滑了出来——照片里的老周穿着病号服,却笑得很灿烂,怀里抱着刚上幼儿园的孙子。他把照片塞回笔记,转身走出办公室,没有回头。
电梯里,苏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西装领口有点皱,手里的资料夹被攥得变了形。这是他穿越到蓝星后,第一次觉得如此无力——《青花瓷》靠系统和坚持火了,《三国》靠细节和团队赢了,可现在,面对资本的冷漠和嘲讽,他手里的真实故事,却像一块没人要的石头。
“苏总,怎么样?”刚走出大楼,李薇就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担忧。
“没谈成。”苏澈深吸一口气,看着远处的瓷坊,“他们嫌不赚钱,还嘲讽咱们想当公益大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林默的声音:“苏老师,别灰心!大不了咱们自己投!我把《皮影里的故乡》续集的预算压缩一半,能凑出200万;张岚说她能找亲戚借点;还有瓷坊老师傅,刚才发来消息,说愿意把瓷偶的订单预付款先给咱们用!”
苏澈的眼睛突然发热。他走到路边的长椅上坐下,看着手里的调研笔记,上面的每一个签名,每一段故事,都像在告诉他:不能放弃。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系统的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