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在工作室收到这些反馈时,正和团队整理《三国》的道具档案——错金铜樽的复刻图纸、关羽偃月刀的重量数据、汉代礼仪的动作分解图,这些资料将全部对外开放,供新人剧组参考。李薇拿着基金的首批资助名单,笑着说:“林默的《皮影里的故乡》续集,已经确定用皮影戏讲‘官渡之战’的背景,还会和越南的皮影戏艺人合作,做跨文化的尝试。”
张岚则带来了好消息:“文旅部想把基金纳入‘国家文化扶持计划’,后续会追加1000万资金,还会对接更多博物馆资源,让咱们的文物复刻道具能覆盖唐、宋、明等更多朝代。”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展开,金色的文字带着“文化传承”的厚重感:
【检测到宿主设立“历史影视专项基金”,反哺历史影视行业,推动文化传承“良性循环”,获官方与学界双重认可,触发“情怀价值”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
- 基金获国家文化扶持计划追加资金1000万,解锁“多朝代文物复刻”权限(可联合故宫、秦始皇陵等博物馆,复刻唐、宋、明等朝代核心文物);
- 《三国》获“年度最佳文化Ip”称号,海外发行权新增欧洲ARd电视台、美国hbo ax,全球播放版图进一步扩大;
- 解锁“历史Ip矩阵”进阶功能:可系统规划《水浒传》《西游记》等Ip的开发节奏,优先对接基金资助的青年导演,实现“新人+经典”的双赢模式。】
苏澈关掉光膜,抬头看向工作室的展示架——那里陈列着《三国》的道具复制品:错金铜樽泛着柔和的光泽,关羽的偃月刀刀鞘缠绳整齐,还有瓷坊老师傅烧制的“三国人物终局”瓷偶,刘备的瓷偶手里捧着一本《三国志》,眼神坚定。展示架最底层,放着穿越时那把旧吉他的迷你模型,旁边贴着一张小纸条,是苏澈自己写的:“从37.5元到50亿,初心不变。”
窗外的夕阳落在展示架上,给每件物品都镀上了一层暖光。李薇正在和海外平台对接《三国》的全球重播计划,张岚在整理基金的第二批资助申请,林晓在为基金的宣传曲写歌词,阿哲在改编《三国》的配乐,准备用于历史专家课程的背景音。
苏澈走到露台,看着远处瓷坊的烟囱飘出淡蓝色的窑烟,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三国》的收官不是终点,而是历史文化传播的新起点——专项基金会资助更多新人,《红楼梦》的筹备已经启动,海外的文化展还在继续。而他,会继续带着“情怀”与“较真”,在“文娱封神之路”上,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走得更稳、更远。
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三国》的配乐轻轻流淌在空气中,编钟的厚重与琵琶的清亮交织,像是在诉说着一场关于热爱、坚守与传承的胜利。这一晚,蓝星华国的文娱圈都在记住:真正的成功,不是数据的天花板,而是用成功照亮更多人的路;真正的情怀,不是口头的承诺,而是用行动守护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