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情感深度:不同群体因不同曲目产生共鸣(年轻人爱《同桌的你》的青春,中年人爱《稻香》的乡愁,长辈爱《盛唐夜唱》的文化底蕴),形成“全龄段情感连接”;
3. 文化价值:专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唐诗、三国、青花瓷、田园非遗)引发跨群体文化讨论,推动“文娱复兴”理念进一步普及;】
【结算附加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国民级传播优化(顶级)——可针对不同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的受众,定制专辑传播策略:
4. 年龄适配:为中老年群体制作“简化版歌词手册”(加大字体,附曲目背景解读),为青少年群体推出“专辑+历史知识卡”套餐(如《将进酒》对应唐诗知识点);
5. 地域联动:联合各省市文旅部门,在乡村地区举办“稻田听《稻香》”线下活动,在城市商圈设置“青花瓷专辑体验区”;
6. 海外适配:为海外预售版增加“文化解读dVd”,用动画形式讲解《将进酒》《三国》背景,降低文化理解门槛;】
【触发主线任务推进:“《澈·时光》国民级传播”,任务要求:专辑正式发布后7天内,覆盖至少30个城市的线下体验活动,海外预售销量突破5万张,任务奖励:声望值点,“蓝星华国年度最佳专辑”提名,“国民歌手”称号正式化资格。】
苏澈盯着光膜上的“国民歌手”称号解析,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个称号不是因为流量,而是因为作品真正走进了不同人的生活:是老农听到《稻香》时想起的田埂,是学生听到《同桌的你》时想起的同桌,是长辈听到《盛唐夜唱》时想起的文化根脉。他走到窗边,看着老街瓷坊门口挂起的“恭喜《澈·时光》预售破纪录”的红色横幅,老师傅正带着学徒给过往的路人展示专辑限定青花瓷U盘,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扫码预约预售。
“苏老师,蓝星文旅局刚才发来合作邀请!”李薇拿着手机跑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他们想把《澈·时光》作为‘文化走基层’活动的推荐专辑,让我们去乡村巡演,还会配套举办非遗陶瓷展!”
老林则收到了乐器厂商的消息,对方愿意免费提供100把定制木吉他,用于专辑宣传期间的“校园音乐公益课”——每把吉他上都刻着《稻香》的歌词“田埂是童年的城堡”,希望能让更多孩子爱上音乐,爱上传统文化。
苏澈接过李薇递来的合作方案,目光落在“文化走基层”几个字上。他想起当初穿越时,在老街听到的瓷坊师傅的话:“好东西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才不算白做。”这张专辑,从拒绝口水歌到预售破纪录,从个人创作到国民共鸣,走的每一步都印证了这句话——好的音乐,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而是能走进街头巷尾、融进普通人生活的温暖力量。
傍晚,苏澈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长文,没有炫耀销量,而是晒出了粉丝发来的不同年龄层听专辑片段的反馈截图:有老人握着青花瓷U盘的手,有学生在课桌上写《同桌的你》歌词的笔记,有海外粉丝用翻译软件标注《将进酒》的英文释义。配文只有一句话:“《澈·时光》不是我的专辑,是每一个人的时光——谢谢你们,让这段时光有了意义。”
长文发布后,评论区里的故事像雪片般飞来:“我爷爷听《稻香》时哭了,说想起了年轻时种稻的日子”“我带专辑去支教,孩子们跟着《同桌的你》学吉他,特别认真”“在海外留学,听到《将进酒》时,身边的外国同学都问这是什么歌,我骄傲地跟他们讲唐朝的故事”。
苏澈关掉手机,看向窗外的夕阳——老街的窑火还在烧,为专辑限定周边忙碌的身影在余晖里拉长,数据屏上的预售销量还在缓慢增长,已经突破22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