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的玻璃窗上贴着读者寄来的三国同人画——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爽朗,被画家用青花釉色勾勒,贴满了整面墙。苏澈坐在书桌前,手里翻着《三国:风起乱世》的读者反馈册,册子里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有的是读者标注的“最感动片段”,有的是对“陶瓷细节”的追问,还有的是催更“三英战吕布”的留言,纸页边缘都泛着被反复翻阅的毛边。
“破了!破千万了!”李薇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屏幕上阅文星的后台数据正闪烁着刺眼的红色数字——“《三国:风起乱世》累计点击量,收藏量”,破平台10年纪录”。
工作室瞬间沸腾起来。老林手里的陶碗差点摔在地上,碗里刚泡好的菊花茶洒了半杯,他却顾不上擦,凑到屏幕前反复确认:“真的是一千万?我没看错吧?10天就破千万,这比你Ep破50万还快!”
实习生小周举着刚打印好的读者评论词云图,上面“兄弟情”“陶瓷细节”“乱世热血”三个词最大最醒目:“读者评论已经破20万了!好多人说‘看哭了三结义,又为流民情节揪心’,还有30%的读者在评论里问‘小说里的粗陶碗能不能做周边’,文创团队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苏澈接过词云图,指尖落在“陶瓷细节”上——他想起在第五章“董卓乱政”里,特意加了一段“曹操逃亡时,用瓷匠送的隐纹瓷碗装密信”的情节,当时还担心会不会太刻意,现在看到读者关注并喜欢,心里满是踏实。“这才是我想做的Ip,”他轻声说,“不只是故事好看,还能让大家关注到蓝星的陶瓷文化。”
话音刚落,阅文星陈曦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进来,屏幕里的她举着一份数据报告,笑得眼睛都眯了:“苏老师!平台刚开了庆功会!你的小说不仅点击破千万,读者日均阅读时长还高达45分钟,是平台平均值的3倍!好多老作者都来问‘怎么写出这么有代入感的历史细节’,我们准备下周推‘苏澈创作课’,让你分享下历史Ip的创作心得!”
“还有个好消息,”陈曦顿了顿,语气更兴奋,“非遗陶瓷协会刚才联系我们,想根据小说里的‘隐纹瓷碗’‘结义粗陶碗’开发文创,还想把小说里的陶瓷情节拍进非遗纪录片,让更多人知道‘瓷里藏故事’的魅力!”
苏澈还没来得及回应,瓷坊老师傅的电话也打了进来,声音里满是欣慰:“阿澈,我徒弟们都在看你的小说!昨天还照着小说里的‘结义粗陶碗’烧了几个,今天就有游客来问能不能买!你这书,真是帮我们陶瓷手艺活起来了!”
挂了电话,苏澈走到窗边,看着老街的景象——瓷坊门口挂着“小说同款粗陶碗预售”的牌子,几个游客正举着小说打印稿和瓷碗合影;书店里挤满了人,都在翻《三国:风起乱世》的实体书样刊(阅文星加急赶制的),店员还在循环播放《桃园结义》的民乐版,整个老街都因为这本小说,多了几分“乱世里的烟火气”。
他想起10天前开更时的忐忑,担心蓝星读者不接受这个来自地球的历史Ip,担心“陶瓷+三国”的联动太生硬,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好的故事不分时空,真诚的文化传递总能打动人心。就像评论区里一条高赞留言写的:“我以前觉得历史很枯燥,直到看了这本小说,才发现历史里的情义、文化里的细节,比任何流量故事都动人。”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小说《三国:风起乱世》连载10天点击破千万、收藏破50万,创阅文星新人纪录,推动“三国Ip+陶瓷文化”联动落地,触发“Ip爆发期”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