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大学体育馆的穹顶灯洒下暖金色的光,将舞台照得如同白昼。第六届校园歌手大赛决赛现场,观众席早已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里都挤满了踮着脚的学生——一半是为了看比赛,另一半,是专门为了苏澈和他的《青花瓷》而来。
观众席中央,林晓带着两百多个“青花瓷粉丝群”的成员,举着统一制作的青色灯牌,灯牌上“天青色等烟雨”六个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他们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现场,手里还拿着打印好的歌词单,准备等会儿跟着苏澈一起唱。老林也坐在台下,手里攥着那盘古筝磁带,脸上带着几分紧张——他昨晚还帮苏澈最后调整了《青花瓷》完整版的混音,现在就盼着这孩子能有个好结果。
后台,苏澈正对着镜子整理衣领。他穿了一件半新的白色衬衫,是林晓帮他在二手平台上挑的,才花了50块,却比之前那件洗得发白的灰色t恤精神多了。兜里揣着林晓送的青花瓷吊坠,冰凉的触感让他紧张的心情平复了不少。
“下一个,12号选手苏澈,演唱曲目《青花瓷》(完整版)。”
报幕声传来,苏澈深吸一口气,抱着吉他走上舞台。聚光灯瞬间聚焦在他身上,台下的欢呼声和灯牌的光芒一起涌来,他下意识地朝林晓和老林的方向挥了挥手,换来更热烈的回应。
评委席上,陈曼老师朝他温和地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之前一直质疑他的李坤评委,此刻也坐直了身体,手里拿着笔,表情比初赛时认真了许多;几位星探评委更是直接拿出了手机,准备记录下表演的全过程——《青花瓷》deo在乐云上线三天,播放量已经破了300万,评论超20万,这样的热度,没人敢再轻视这个“冷门选手”。
苏澈调整好麦克风,示意音响师播放伴奏。
古筝的前奏缓缓响起,比deo版更细腻——老林昨晚加的那段古筝间奏,此刻透过体育馆的音响,像流水一样淌进每个人的耳朵里。台下瞬间安静下来,连之前还在小声议论的观众,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苏澈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比复赛时更稳,“基础气息控制”和“编曲优化”技能的叠加,让他的演唱多了几分层次感。“笔锋浓转淡”的“淡”字尾音轻轻上扬,台下的灯牌跟着轻轻晃动,像是在为这个音符伴奏。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当唱到“心事我了然”时,苏澈的目光扫过观众席,正好对上老林的眼神——老林正激动地跟着旋律点头,手里的磁带盒都快被捏变形了。苏澈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手指在吉他弦上弹得更流畅了。
间奏响起时,古筝的旋律突然加快,配合着琵琶的点缀,像是在讲述一个未完的故事。台下的林晓带头鼓起了掌,掌声像潮水一样蔓延开来,连评委席上的李坤,都忍不住跟着轻轻拍了拍手。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副歌一响起,台下的粉丝立刻跟着唱了起来。两百多个声音汇聚在一起,和苏澈的歌声交织着,在体育馆里回荡。林晓举着灯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从初赛时随手发了一条视频,到现在看着苏澈站在决赛舞台上,看着《青花瓷》被这么多人喜欢,心里满是骄傲。
最后一句“你眼带笑意”落下时,伴奏渐渐减弱,只剩下古筝的余音在空气中流淌。苏澈放下吉他,对着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几秒钟的安静后,欢呼声和掌声彻底爆发——观众席上的灯牌挥舞着,“苏澈冠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连几位星探都站了起来,使劲鼓掌。
评委席上,陈曼老师率先给出了评分——9.8分,是目前全场的最高分。其他评委也陆续亮分,李坤犹豫了一下,最终给出了9.2分,虽然比陈曼低,却也是他今晚给出的第二高分。
所有选手表演结束后,主持人拿着最终的评分表,走上舞台,故意卖了个关子:“本届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他的作品在上线三天内播放量破300万,他用一首原创古风歌,让我们看到了音乐的另一种可能——他就是,12号选手,苏澈!”
“耶!”台下的粉丝瞬间沸腾,林晓带着大家把灯牌举得更高,老林更是激动地站起来,用力挥舞着手里的磁带盒。苏澈走上舞台,从陈曼老师手里接过冠军奖杯——水晶材质的奖杯,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比他之前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