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唱到这句时,声音里多了几分温柔。台下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突然轻轻“啊”了一声——她昨天刚在博物馆见过一幅古代仕女图,画里的仕女笑起来,就像歌词里写的“如含苞待放”。她拿出手机,点开录音功能,生怕错过接下来的歌词。
整个阶梯教室,只剩下苏澈的歌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苏澈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把他的声音,送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当“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落下时,苏澈缓缓闭上嘴,麦克风里只剩下轻微的电流声。
台下静了足足三秒。
然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是那个戴眼镜的女生,她一边鼓掌,一边小声说:“好好听啊,像在看画一样。”紧接着,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前排的选手、后排的观众,甚至几个学生会的工作人员,都在鼓掌,比之前任何一个选手表演完后的掌声都要热烈。
李坤的脸有点挂不住了。他看着台下热烈的反应,又看了看旁边陈曼老师赞赏的眼神,手指在评分表上划来划去,半天没说话。
陈曼放下笔,先开了口:“苏澈,你的清唱很成功。没有伴奏的干扰,更能突出歌词的意境,刚才台下的反应已经说明,年轻人不是听不懂,是需要好的作品去引导他们听懂。”她顿了顿,看向李坤,“我觉得,这个选手,值得一个晋级名额。”
林薇也点了点头:“我同意陈老师的看法。虽然风格冷门,但足够有记忆点,现在的乐坛缺的就是这种有新意的作品。复赛可以给更多曝光,看看市场反应。”
两个人都表了态,李坤就算再不愿意,也不能公然反驳。他咳嗽了一声,拿起笔在评分表上打了个分,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却还是带着几分固执:“晋级可以,但我还是建议你改改歌词。比如把‘釉色渲染仕女图’改成‘你笑起来像幅画’,把‘你的美一缕飘散’改成‘我忘不了你的美’,这样更通俗,听众更容易有共鸣。”
苏澈心里暗笑——改了这些,《青花瓷》还能叫《青花瓷吗》?那些细腻的意境,那些藏在歌词里的文化底蕴,不都成了直白的口号?
他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只是对着评委席鞠了一躬,语气诚恳:“谢谢三位老师给我晋级的机会,关于歌词,我会再琢磨琢磨的。”
“琢磨琢磨”——这是他的托词。他心里早就有了答案:不改,坚决不改。
走下台时,刚才嘲笑他的粉色连衣裙女生,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避开了他的目光;电吉他男生则主动冲他点了点头,说了句“你唱得还行”。苏澈没在意这些,他走到角落拿起自己的旧吉他,手指轻轻拂过琴身,心里满是笃定。
他知道,刚才的清唱,不仅打动了台下的学生,也让陈曼老师记住了《青花瓷》。复赛有更多的听众,有更大的舞台,到时候,他要让更多人听到“天青色等烟雨”,让更多人知道,好的音乐,从来不需要靠“通俗”来讨好谁。
走出阶梯教室,阳光正好。苏澈掏出手机,看了看系统提示——72小时倒计时还剩8小时,deo上传任务还没完成,但他现在一点都不慌了。复赛的舞台就在眼前,《青花瓷》的光芒,很快就会被更多人看到。
他背着吉他,脚步轻快地向公交站走去。兜里还剩10块钱,房租还欠着2000块,可他的心里,却像揣着一团火——一团名为“希望”的火,正被《青花瓷》的旋律,越烧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