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走投无路?校园赛道(2 / 2)

“说不定是哪个专科学校的,想碰运气呢。”

旁边两个女生的议论声飘进苏澈耳朵里,他攥了攥吉他背带,没说话——现在,说再多都没用,等唱了《青花瓷》,自然会有答案。

上午九点,初赛正式开始。评委席上坐着三个人:一个是江城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一个是本地音乐公司的制作人,还有一个是往届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现在签了小公司,发过两首单曲。

选手们一个接一个上台,唱的不是《恋爱冲》就是《甜宠星球》,连唱法都大同小异——刻意捏着嗓子,把“甜”字拖得老长。评委们大多面无表情,偶尔点点头,只有听到熟悉的副歌时,才会在评分表上写几笔。

“下一位,苏澈,参赛曲目《青花瓷》,原创。”

听到自己的名字,苏澈深吸一口气,抱着吉他走上台。阶梯教室里安静了些,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不是因为期待,而是因为好奇,好奇这个穿得寒酸的男生,能写出什么样的原创。

他走到舞台中央,调整好麦克风的高度,对着评委席鞠了一躬:“评委老师好,我是苏澈,带来原创歌曲《青花瓷》。”

吉他的前奏响起,和之前在录音棚里不同,这次没有古筝伴奏,只有简单的吉他指弹,却更显干净。苏澈闭上眼睛,调动“基础气息控制”技能,开口唱道: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第一句刚落,评委席上的声乐老师就挑了挑眉,放下了手里的笔,认真地听了起来。可旁边的音乐公司制作人,却皱起了眉头,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些什么,脸上带着几分不耐。

苏澈没管这些,继续唱下去。主歌部分的歌词,“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像一幅幅水墨画,在教室里缓缓铺开。台下原本小声议论的选手,渐渐安静下来,有人甚至拿出手机,开始录像。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副歌响起,苏澈的声音微微上扬,转音细腻得像江南的雨丝。声乐老师忍不住点了点头,手指跟着节奏轻轻敲击桌面,可音乐公司的制作人,却直接皱着眉打断了他:

“停一下。”

苏澈的手指猛地按住琴弦,旋律戛然而止。他抬头看向评委席,心里有点慌——难道是自己唱错了?

“你这歌词,太晦涩了。”制作人放下笔,语气带着几分否定,“‘天青色等烟雨’,天青色是什么颜色?烟雨和等你有什么关系?年轻人听不懂这些的,他们喜欢直白的、能共情的,比如‘我爱你’‘我想你’,你这歌,太绕了。”

台下立刻传来几声低低的嘲笑,刚才议论苏澈的两个女生,更是直接翻了个白眼。

苏澈攥紧了吉他弦,指节泛白。他知道,在这个文娱贫瘠的蓝星,“天青色”的典故、“青花”的意境,确实没人懂。可他不想改——改了歌词,《青花瓷》就不是《青花瓷了》。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着评委席,声音坚定:“老师,我觉得‘听不懂’不是因为歌词晦涩,而是因为我们很少给年轻人听这样的歌。天青色是瓷器的颜色,需要在烟雨天气里才能烧出来,‘天青色等烟雨’,等的是恰到好处的时机,就像等一个对的人,这是一种含蓄的浪漫,我觉得,年轻人也会喜欢这种浪漫的。”

制作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反驳。声乐老师看了苏澈一眼,眼里闪过一丝欣赏,开口道:“继续唱吧,把整首歌听完。”

苏澈点点头,重新拨动琴弦。这一次,他唱得更用力,更投入,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诉说一个故事。台下的议论声消失了,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连刚才嘲笑他的女生,都放下了手机,眼神里带着几分惊讶。

当最后一句“你眼带笑意”落下时,阶梯教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响起了零星的掌声——不是评委的,是台下的选手们自发鼓的。

声乐老师在评分表上写了几笔,抬头对苏澈说:“歌不错,有新意,就是风格太冷门了。能不能改改歌词?比如把‘天青色’改成‘我等你’,让听众更容易get到点。”

苏澈摇了摇头,语气很轻,却很坚定:“老师,我不改。我相信,好的音乐,能让听众听懂它的意境,哪怕需要一点时间。”

制作人皱了皱眉,没再说什么,只是在评分表上打了个分。苏澈鞠了一躬,抱着吉他走下台,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晋级,但他知道,自己没做错,《青花瓷》不该被改得面目全非。

他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声乐老师对制作人说:“这孩子的歌,比那些翻唱口水歌的有灵气多了,我觉得可以给个晋级名额,让他试试复赛。”

苏澈的脚步顿了顿,嘴角忍不住上扬——看来,在这个世界,还是有人懂《青花瓷》的。

他走出阶梯教室,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兜里还剩10块钱,房租还没着落,可他却觉得,眼前的路,突然亮了起来。

72小时倒计时还剩12小时,deo上传任务还没完成,但他知道,只要能晋级复赛,《青花瓷》就会被更多人听到,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