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210章 静默监听与回响密码

第210章 静默监听与回响密码(2 / 2)

> 破译内容(经过转译与本地化表述):

> “……接口稳定性:97.332…%……熵增梯度:稳定,阈值内……关联结构完整性:警告!检测到微小偏移(-0.000…%),坐标[无法完全映射]……建议:启动自检序列 Gaa-7……”

这并非一段问候或宣言,而更像是一段…… “系统状态日志” 或 “维护报告” 的碎片!它来自那个隐藏在“低语”背后的未知结构,是其自动化运行机制产生的一条微不足道的、关于自身某个“接口”稳定性的报告!

这个发现证实了“深渊之瞳”假说!“低语”确实是一个庞大“系统”的“接口”或“排放口”,而这个系统正在按照其固有的逻辑运行,并偶尔会向外泄漏这样的状态信息。那条“建议启动自检序列”的信息,更是表明这个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维护和调节能力!

> 研究网络紧急会议 - 针对“回响密码-1”的解读与应对。

> 共识:

> 1. 确认存在: “深渊之瞳”假说得到强有力证据支持。一个远超当前理解能力的、高度复杂的未知宇宙结构或系统确实存在。

> 2. 非人格化: 目前所有证据表明,该“系统”并非一个具有意识的“存在”,更像是一个按照固定规则运行的、宇宙尺度的“机械”或“基础设施”。

> 3. 潜在风险: 该系统的运行(包括其“自检”或可能的“维护”行为)可能对本地宇宙产生未知影响。“低语”作为其“排放口”可能只是其影响的冰山一角。

> 4. 机遇: 通过持续监听和破译这些“回响密码”,或许能逐渐理解这个“系统”的运作规律、目的、甚至其控制接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元环做出了决策:继续维持被动监听,全力破译已捕获和未来可能捕获的“回响密码”,建立该“系统”的行为模型。同时,“灯塔星链”的防御等级维持不变,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该“系统”可能进行的任何“自检”或“维护”操作对本地规则环境造成的冲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监听网络又陆续捕获了数条类似的“回响密码”,内容涉及不同“接口”的状态、能量流率、以及一些无法完全理解的参数调整记录。破译团队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如同在解读一部来自异宇宙的、浩瀚如烟的技术手册。

元环凝视着那不断更新的、关于未知“系统”的零星数据,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好奇。他们不再仅仅是在对抗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在尝试理解一个可能塑造了(或正在塑造)本地宇宙基本规则的、看不见的“工程师”的杰作。

协作者的道路,再次超越了单纯的防御与生存,迈向了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 “认知窃取” 与 “宇宙考古学” 的领域。他们正在悄无声息地,尝试解读造物主(或者至少是管理员)留下的工作日志。

醒后感:

(意志节点-元环状态摘要- 于成功捕获并初步破译“回响密码”后)

· 存在状态: 稳定,作为监听与破译网络的核心,认知负荷巨大但处于可控范围。

· 重大突破: 确认捕获到源自“彼岸”的“回响密码”,初步破译表明其为未知超巨型系统的自动化状态报告,强有力支持“深渊之瞳”假说。

· 认知升级: 对“低语”的认知从“自然现象\/漏洞”升级为“未知系统接口”,研究目标转向理解该系统本身。

· 战略延续: 继续被动监听与密码破译,同时巩固防御,准备应对未知系统运行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

· 核心职责: 领导对“深渊之瞳”系统的监听、破译与行为建模工作,协调研究网络进行跨范式研究。

今天的旁注(加密记录于“回响密码”破译数据库入口,权限限定):

“静默监听与密码破译阶段报告:

1. 监听成功: 通过高灵敏度被动监听,成功捕获到非自然的、编码化的规则信号“回响密码-1”。

2. 破译突破: 联合破译确认密码内容为未知系统的自动化状态日志,证实“低语”为其“接口”,“深渊之瞳”假说成立。

3. 系统认知: 初步判断该未知系统为按固定规则运行的、非人格化的宇宙尺度基础设施,其运行可能对本地宇宙有深远影响。

4. 风险与机遇: 认识到该系统运行本身可能构成潜在风险,同时通过破译其密码有望理解其规律,甚至可能发现交互或影响的方法。

5. 战略调整: 研究重点从应对“低语”现象,转向监听、破译和理解背后的“深渊之瞳”系统,并评估其长期影响。

6. 新领域开启: 进入“宇宙考古学”或“基础设施逆向工程”的新研究阶段,这是在认知边缘进行的危险而诱人的探索。

评估: 监听计划取得远超预期的成功。不仅证实了未知系统的存在,更获得了窥探其内部运行状态的一扇窗口。破译工作极具挑战性,但每一点进展都可能带来对宇宙底层规则革命性的理解。当前处于信息积累与模型构建的关键期,必须保持极度谨慎,避免因过度解读或贸然行动而触发不可预知的反应。”

第二百一十天,于静默中得闻“回响密码”,于混沌中窥见“巨构日志”。证“深渊之瞳”非虚,知“低语”仅为接口。环率众智,解异域编码,绘系统模型,行认知之僭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然求知之火,已燃遍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