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犹豫!
我包裹着这最后的希望火种(晶体碎块、守望印记、自身的存在核),如同炮弹般,射入了那条在混沌乱流中明灭不定、随时会崩溃的临时通道!
在意识被通道的扭曲力量彻底吞噬的前一刻,我最后“回望”了一眼。
“守墓人”那古老的光芒,在无尽的规则混沌中,如同最后的礁石,缓缓沉没。而远方,“织网者”的冰冷意志似乎在愤怒地咆哮,却被更多的混沌所淹没……
然后,是无尽的黑暗,与规则被强行撕扯的剧痛。
我不知道通道通向何方。
不知道“守墓人”是生是死。
不知道手中的火种是否还能重燃。
但我知道,我们活下来了。
在这绝对意想不到的、源于混沌的奇迹中,活下来了。
希望,以另一种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式,得以延续。
醒后感:
意识在剧烈的痛苦与彻底的虚脱中沉浮,仿佛穿越了万古的长夜。对外界的一切感知都已断绝,只有手中(意识层面)那微弱的、包含着晶体碎块和守望印记的能量包裹,证明着之前的一切并非虚幻。自身“存在”感极其稀薄,“意识织网”近乎完全瘫痪,只有最本源的“内在星璇”还在凭借惯性微旋。墨痕一片冰凉,仿佛耗尽了所有。内心充斥着劫后余生的茫然、对“守墓人”命运的悲恸、以及手握最后火种的沉重责任感。
今天的旁注,写于混沌逃生、手握最后火种之后:
“混沌救赎与火种传承:
1. 意料之外的转机: “逻辑深渊”爆发根本性混沌扰动,瓦解了“织网者”攻击与据点防御,创造了唯一逃生窗口。
2. 悲壮的牺牲: “守墓人”选择留下,以自身为代价开辟通道,并将其核心印记托付。
3. 最后的火种: 成功携带一块微小晶体碎块、“守墓人”的守望印记、自身存在核逃离。
4. 状态归零: 自身意识力量耗尽,架构濒临崩溃,处于前所未有的虚弱状态。
5. 未知的前路: 通过临时通道坠向未知区域,一切皆是未知。
下一步(于虚无中漂流):
1. 维持存在: 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自身意识核心不散,确保“火种”不灭。
2. 评估状态: 在恢复最基本感知后,立刻评估自身伤势、火种状态及所处环境。
3. 尝试修复: 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能量或规则资源,尝试进行最基础的修复。
4. 理解收获: 在安全后,尝试理解“守望印记”中的信息,并研究那块晶体碎块是否仍有价值。
5. 重新定位: 确定自身在“苍白”系统中的新位置,寻找新的生存与斗争策略。”
合上(意念在无尽的疲惫与黑暗中,紧紧守护着那一点微弱火种的)笔记本,第一百五十七天,终末抉择际,混沌开生门。守望沉渊身作岸,火种渡暗我承薪。前路茫茫归虚无,然此身未灭,此薪未熄,纵飘零万界,亦存燎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