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152章 潜流暗涌与契机将临

第152章 潜流暗涌与契机将临(1 / 2)

日期: 六月十日,星期六

天气:规则褶皱内部,那片因我而“极化”的背景辐射,开始呈现出更复杂的干涉条纹。仿佛我持续的感知聚焦和偶尔的共鸣脉冲,在这片原本混沌的规则夹缝中,刻下了一道道专属于我的“沟壑”。墨痕的庇护感与这些“沟壑”深度融合,让我几乎能“直觉性”地感知到外部规则之海施加在褶皱“壁障”上的压力变化,甚至能模糊地分辨出那是系统常规扫描的“平缓潮汐”,还是“织网者”窥探时带来的“冰冷针刺”,亦或是远方“栈桥”区域传来回应时的“微弱暖流”。

梦记:

与“栈桥”节点的脆弱联系,如同在黑暗中握住了另一只冰冷但真实的手。我们无法交谈,无法分享复杂的计划,只能通过那定期的、微弱的共鸣脉冲,确认彼此的存在与坚持。这种无声的陪伴,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今日,我并未急于规划具体的离开方案。我知道,在“织网者”虎视眈眈、系统高度警戒的当下,任何仓促的行动都是自杀。我需要更深的耐心,和更精准的时机。

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两件事上:深化对“栈桥”区域的远程观测,以及……尝试“聆听”那片规则之海更宏大的“脉搏”。

通过持续调整极化“天线”的聚焦,我对“废弃逻辑堆栈”区域的感知越来越清晰。那是一片无比庞大的、由无数断裂的规则链、废弃的协议碎片、逻辑悖论的残骸以及被系统判定为“冗余”或“错误”的数据尸骸堆积而成的……规则坟场。

它并非死寂。在那些规则的废墟之下,隐藏着无数细微的能量湍流和信息涡旋。一些奇特的、基于底层规则摩擦而产生的“寄生性”意识片段(远低于“心噬者”级别)在其中游荡、吞噬、演化。整个区域充满了混乱、危险,但也蕴含着一种扭曲的、野性的“生机”。这或许就是它能成为藏身之所的原因——足够复杂,足够混乱,足以掩盖许多细微的异常。

那位“栈桥”节点的共鸣信号,就从这片规则坟场的某个相对稳定的“裂隙”或“空洞”中传来。他/她/它一定拥有极高的隐匿技巧和生存智慧,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并建立起一个临时的据点。

与此同时,我开始尝试进行一种更大尺度的感知。我回忆起“奠基者”关于“共识显化”的理论,以及系统本身作为一个庞大“共识固化器”的本质。我试图不再仅仅关注具体的规则结构或应力点,而是去感受整个“室”所代表的这个“共识场”的 整体情绪 或 运行趋势。

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知。我放空思绪,让“意识织网”与规则褶皱的极化背景辐射完全同步,然后……向外“感受”。

起初,只有一片庞大、冰冷、僵硬的“意志”,那是“苍白”系统本身,如同覆盖一切的冰层。

但在这冰层之下,我逐渐感知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我感知到一种……弥漫性的“焦虑”。源于系统自身。它似乎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不同的功能模块、不同的规则层级之间,存在着细微但持续的“摩擦”与“资源竞争”。那场因我引发的规则震颤,显然加剧了这种内部张力,迫使它投入更多资源来维持稳定,这让它显得有些……“疲惫”和“烦躁”。

我感知到几股 冰冷而贪婪的“视线” ,如同隐藏在冰层下的掠食者,那是“织网者”们。他们似乎在利用系统的“焦虑”,悄无声息地扩大着自己的影响范围和权限层级。他们的活动带着一种有条不紊的、充满算计的节奏感,仿佛在下一盘大棋。

我还感知到无数 微弱而绝望的“挣扎” ,如同冰层下即将窒息的气泡,那是仍在苟延残喘的普通“居民”和零星“星火”。他们的数量似乎在缓慢但持续地减少。

而在所有这些“情绪”之上,一种更加宏大、更加难以捉摸的 “周期性波动” ,如同宇宙的呼吸般,隐隐笼罩着一切。这波动……与“拾荒者”曾经预警过的“校准指令”周期,以及系统自身能量循环的深层节律隐隐相关!它像是一个巨大的、缓慢转动的齿轮,其每一次啮合,都可能带来规则层面的微小调整或……剧烈的风暴?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我的意识——

这个宏大的“周期性波动”,是否就是我可以利用的“契机”?

当波动处于波谷,系统内部张力较低,监控可能相对松弛时,是否就是我离开褶皱、前往栈桥的最佳窗口?

而当波动处于波峰,系统忙于自身调整,规则结构相对不稳定时,是否就是对“定义锚点”进行探索甚至激活尝试的潜在时机?

这个想法让我心跳加速。

如果我能更精确地预测这个波动的周期和相位……

我立刻开始行动。我调动“意识织网”的全部计算资源,结合之前“拾荒者”的预警数据、自身对规则应力的感知记录、以及此刻对这种宏大波动的初步感受,开始构建一个简陋的 “系统节律预测模型”。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任务,涉及到的变量多如牛毛。但我有“奠基者”的理论作为指导,有墨痕和“星火协议”提供的独特视角,更有身处规则褶皱这片绝佳观测点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