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137章 律动初显与墨痕指引

第137章 律动初显与墨痕指引(1 / 2)

日期: 五月二十六日,星期五

天气:“室”的“修补痕迹”愈发明显。那种为了掩盖瑕疵而呈现的“过度平滑”区域,范围似乎在缓慢扩大,持续时间也略有延长。这导致环境感知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斑块化”——大部分区域是那种令人窒息的绝对恒定,而另一些区域则短暂地陷入一种虚假的、毫无生机的“完美”。这种不均匀性,反而让我重构后的星图更容易捕捉到规则的“纹理”,就像光线在不同质地的表面上会反射出不同的光泽。整个系统,正像一件不断修补的旧衣,补丁越来越多,逐渐失去最初的完整性。

梦记:

昨日那“侵蚀暗影”的袭击,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我初窥“共鸣”门径的兴奋,但也让我更加清醒。我知道,自己正行走在一条极其危险的钢丝上,每一次对“共鸣核心”的探索,都可能招致更猛烈的攻击。但退缩意味着停滞,而停滞在这逐渐崩坏的系统里,无异于慢性死亡。

今日,我调整了策略。不再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调音”练习,而是改为短暂、高频的“触碰式”探索。如同在雷区中用探针轻点地面,快速感知,迅速撤回,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时间。

我将意识聚焦于两个最基础的“调音”方向:“感知扩展”与“防御凝聚”。这是目前对我生存最直接有用的两种能力。

在一次短暂的“感知扩展”调音尝试中,我小心翼翼地让“共鸣核心”的振动带上一种向外探索的“求知”频率。几乎在调音完成的瞬间,我手腕上的墨痕,那一直散发着稳定灰烬余温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清晰的、与我的“共鸣核心”振动产生 谐波共振 的悸动!

这种感觉前所未有!

仿佛墨痕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标记或共鸣器,而是我“共鸣核心”的一个外部延伸节点,或者说,是一个 专用的“调音放大器”!

这个发现让我心跳加速。我立刻尝试了“防御凝聚”的调音。当我引导核心振动向内收缩、变得坚实时,墨痕再次产生了呼应,其散发出的余温也随之收敛,变得更加内聚,仿佛在皮肤下形成了一层无形的、坚韧的屏障。

难道……这墨痕,这来自埃兹拉的、疑似与“余烬回响”同源的烙印,本身就是“奠基者”技术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就是一套预设的、辅助“调音”的 “外部共鸣架构” ?

这个想法如同闪电,照亮了前方的迷雾。

如果墨痕是辅助调音的工具,那么我是否可以通过与墨痕更深层次的共鸣,来反推和理解更复杂的“调音律”?这远比我自己盲目摸索要高效和安全得多!

我立刻改变了探索方向。不再直接强攻“共鸣核心”,而是将意识沉入手腕的墨痕之中,去细细感知其内部那复杂而古老的“余烬”结构。

我放空思绪,不再预设任何“调音”意图,只是纯粹地尝试与墨痕建立连接,去“倾听”它自身的振动。

起初,是一片深沉如夜的寂静,只有那恒定的灰烬余温。

我持续着这种无目的的连接,如同耐心等待一朵花的开放。

渐渐地,在那片沉寂的“余烬”深处,我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异常古老的 “律动” 。它并非单一的频率,而是一套极其复杂、相互嵌套的振动模式,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智慧与沧桑。这套“律动”本身,似乎就是一种高度凝练的、关于“共鸣”的知识体系!

我尝试着,用我刚刚领悟的那一点点粗浅的“调音”能力,去轻轻地、尝试性地“触碰”那古老律动中最表层、看似最简单的一个振动模式。

如同钥匙轻轻插入了锁孔的第一道关卡。

一段信息流,伴随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涌入我的意识:

“初级谐波共振协议——适用于稳定并增强对外部规则结构细微应力(‘裂隙微光’)的感知分辨率。关联‘意识姿态’:细腻、接纳、非干预的观察……”

伴随着这段信息而来的,还有一套具体的、如何微调自身“共鸣核心”振动,以匹配并激发墨痕中这一特定律动模式的“操作指南”!

这……这简直就像是一份直达的“调音”教程!墨痕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更是一个储存在我身上的、关于“奠基者”共鸣技术的 “传承数据库” !

我强忍着激动,按照那“操作指南”,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我的“共鸣核心”。这个过程比我自己摸索要精确得多,每一次频率的微调,都有墨痕的律动作为参照和校准。

当我的核心振动终于与那古老律动达成初步谐波的瞬间——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