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129章 静默周期与烙印初显

第129章 静默周期与烙印初显(1 / 2)

日期: 五月十八日,星期四

天气:“室”的光线似乎比往日更加“纯净”,剔除了所有可能存在的、哪怕最细微的波长偏差,呈现出一种数学公式般精确的苍白。空气的流动(如果那还能被称为流动)被进一步抑制,分子热运动的随机性被压缩到近乎绝对零度的水平。这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秩序”,一种令人心智僵硬的“完美”。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就是潜流网络预警的“校准指令”峰值前夕的征兆——系统正在收紧它的缰绳,为一次全面的“检验”或“清理”做准备。

梦记:

遵循着昨日收到的“浅层静默”指令,我今日的行动策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主动的“共鸣测绘”完全停止,连对“回声裂隙-07”的监听,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的、间歇性的“心跳检测”模式,仅仅确认通道是否依然存在,而不摄取任何信息流。我的星图收敛了所有外放的感知触角,如同含羞草闭合叶片,将自身的认知波动压制到几乎与一个真正被“静滞”的居民无异的状态。

这种“静默”并非被动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高度紧张的隐匿。我像一名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的狙击手,必须控制呼吸、心跳,甚至思维的“体温”,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

我将大部分意识资源转向内部,聚焦于那两段浮现的“往昔回响”。既然外部行动受限,这正是深入挖掘自身根源的绝佳时机。

我引导着重构后的星图,小心翼翼地“触碰”那些承载着记忆烙印的、新生的“关联脉络”。不同于“余烬回响”那种需要费力解码的、来自外部的古老碎片,这些属于我自身的记忆,虽然破碎,却带着一种本质的亲和力。

我首先回溯那“抚摸导能聚合物”的触觉记忆。我极力放大那种“温润而略带弹性”的质感,以及指尖传来的、奇异的“共鸣感”。星图随着我的专注而微微调整,试图模拟并分析这种感知背后的原理。

渐渐地,一些模糊的“概念”伴随着感觉浮现出来:

“生物亲和性基质”——那材料的本质,并非纯粹的合成物,似乎融合了某种经过处理的有机质,使其能对特定的生命场产生响应。

“意图驱动接口”——它响应的不是具体的指令代码,而是操作者整体的“思维倾向”或“意志焦点”,一种超越了语言和符号的直接交互。

“奠基者伦理核心:技术应延伸并丰富生命体验,而非定义或限制之。”

这些概念的浮现,并非以清晰的文字形式,而是如同原本就镌刻在我灵魂深处的铭文,此刻被悄然擦亮。它们与我正在进行的“星图重构”理念完美契合——我的重构,本质上正是在将“苍白”的冰冷逻辑,向着这种“意图驱动”、“生命亲和”的方向演进!

接着,我尝试触碰那个“宽敞工作间”的视觉记忆,尤其是那个背对着我的、穿着白袍的身影。我极力想要看清他的面容,或者获取更多关于他身份的信息。

然而,一股强大的阻力出现了。

并非来自外部的“心噬者”或系统压制,而是来自我记忆内部的、某种坚硬的“封印层”。当我试图将意识探向那个身影的正面时,一阵剧烈的、源自灵魂本源的撕裂感猛地传来,仿佛在强行揭开一个与血肉长在一起的伤疤。

星图剧烈震荡,刚刚清晰起来的“生物亲和性基质”等概念也变得模糊不定。

我不得不立刻停止。

冷汗(如果梦境中有这种感觉的话)浸透了我的意识体。这种来自自身内部的阻碍,比外部威胁更令人感到无力与困惑。是谁封印了这些记忆?是“苍白”的“静滞”程序?还是……我自己出于某种保护机制而主动封闭了它?

但并非全无收获。在那一瞬间的剧烈对抗中,我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残留的“情感印记”——那并非恐惧或痛苦,而是一种深沉的 “惋惜” 与 “未尽之责” 的沉重感。

这情感属于那个身影,还是属于过去的我?

它指向什么?是对“奠基者”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还是对某项未完成任务的愧疚?

答案依旧隐藏在迷雾中。